元阳县

有一种枫景,叫马背法庭

发布时间:2023/4/27 18:10:32   
                            

“辖区5个乡镇,挂牌设立巡回审判点,健全完善巡回审判机制,持续丰富群众家门口‘小法院’的内涵。”

“搭建‘法庭+派出所+司法所+N’联调解纷模式,最大限度减少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

“倾力打造诉源治理法庭样本,启动‘无诉村寨’创建活动,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

……

这些硬核举措

足以窥见“”法庭团队

蕴藏的“小法庭、大作为”

另番深意

近年来,元阳县人民法院小新街法庭秉承“马背法庭精神”,紧扣“三个服务”的功能定位和“三个便于”的工作原则,强内力、挖潜力、借外力,先后探索代成平巡回调解室调解经验、“无讼村寨”创建、双语调解、多元解纷等系列创新举措,续写了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拓宽了“马背法庭”新路径,绘就了新时代人民法庭新“枫”景。

深耕主业

讲好“马背法庭”故事

执法办案是人民法庭的主责主业。案件质量是法庭立身之本,小新街法庭围绕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明导向、强基础、重实效,推动结案率、调解率、服判息诉率、巡回审判率等重点指标稳步向优,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得以解决,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全国人民法庭优秀法官”代成平曾在这里工作30余年,创下调解率%、结案率%的骄人成绩。数字背后,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代成平法官紧紧围绕法、理、情,通过事前讲法、事中明法、事后析法,以“家常式调解、说理式调解、引导式调解”三式调解为主要手段,实现办理的民商事纠纷案结事了、事了人和。

“云南省办案标兵”、“红河州优秀共产党员”龙发有主动申请到小新街法庭工作。他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在法庭工作期间,办理民商事案件余件,调解撤诉率93%以上,自动履行率95%以上,深受辖区群众赞誉。

新时代,新目标。新型案件不断涌现、人案矛盾不断突出等一系列问题,正在考验小新街法庭,如何破防突围、实现案件数量往下走和办案质效向上升“两个拐点”?履新小新街法庭庭长的杨贵灯给出这样的答案:继承前辈“不畏难,敢为人先”的干事创业精气神,以“走得进家门、坐得下板凳、聊得了家常”群众工作法为主线,提档升级“法庭+派出所+司法所+N”联调解纷模式,强化裁判文书说理、法律释明和判后答疑工作,审判质效核心指标向优向好。年至年,小新街法庭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件,结案件,调撤率74.8%,服判息诉率96.51%。

小新街法庭位于元阳县东部的小新街乡,距离县城84公里,现有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2名,主要管辖嘎娘乡、上新城乡、小新街乡、逢春岭乡、大坪乡5个乡的各类民商事案件。翻开小新街法庭“辖区版图”,不难发现,东与元阳县逢春岭乡相邻,南靠金平县营盘乡,西与元阳县上新城乡接壤,北与个旧市蛮耗镇隔红河相望,辖48个行政村,总面积.48平方公里,总人口人,世居哈尼、彝、汉、傣、苗、瑶、壮7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群众占总人口的80%以上。当地人曾形象地把这个法庭管辖乡镇的自然气候的特点总结为“小新街的雾、大坪的雨、逢春岭的风”,可见,法庭工作环境之特殊。

该院院长赵洪彬调研小新街法庭,与全庭干警座谈时,语重心长地说道:“所有办案团队中,你们是最年轻的一个团队,平均年龄30岁,正当干事创业的黄金年纪。愈是艰苦的环境,愈是能磨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才智,激发人的进取心,希望你们继续保持年轻人的‘朝气’、‘锐气’、‘正气’、‘才气’、‘和气’,才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法官助理冯睿坦言道:“三年的驻村时间,通过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磨砺,学习掌握了与基层群众打交道的能力。现在又到法庭工作,扎根在执法办案一线,如何把群众工作能力与矛盾纠纷化解融合贯通,成为今后办案的真本领,是我考虑最多的。”

正是这群活力迸发的新时代人民法庭团队,沿着老一辈干警走过的路,在大山深处、在田间地头、在农家院落……唱响了新时代法庭干警的“马背法庭”之歌。

厚植优势

唱响“马背法庭”新音

人民法庭处于司法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前沿,具备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的独特优势。如何把分散的解纷力量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推动矛盾纠纷同题共答、一题多解,创新打造诉源治理法庭样本?小新街法庭积极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只要牢牢牵住基层解纷力量这一“牛鼻子”,工作重心下沉在村寨、在一线,才能掌握诉源治理的主动权。对于这一点,全体干警都有统一又深刻的认知。法庭干警有限,时间精力有限,审判任务愈发繁重,如何发展解纷能人、织密解纷网络,不断提升法庭作为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枢纽和中心功能?小新街法庭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找准诉源治理切入点,“一盘棋”统筹推进“无讼村寨”创建活动,率先在小新街乡绿山村委会设立“无讼村寨”示范点。

小新街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杨钊介绍说:“着重把无讼村寨创建作为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突出万人成诉率、参与诉前调解、协助法律文书送达三项评价指标,有力撬动基层调解人员内生动力,促使从局外人向分内事转变。”挂牌当天,小新街法庭与村委会签订《诉前非诉联动调解纠纷合作协议书》,协议明确诉前调解范围、工作机制等内容,吸纳3名村干部为法庭特邀调解员,充实法庭调解队伍。下步,小新街法庭将总结示范点经验做法,在其他4个乡镇设立示范点,形成以点带面示范效应。

“困扰几个月的烦事终于有了结果,避免了往返奔波,省去了一笔诉讼费用,真正感受到法庭办案便捷迅速。”手里紧紧揣着6份司法确认书的万某某高兴地说道。年3月,万某某以包工包料方式负责小新街乡某村的农危房拆除重建。同年8月,承建房屋竣工验收,当地农户搬进新家,在结算建房款时,其中的6家农户与万某某达成欠款协议,剩余建房款从元至元不等。还款日期已过,6家农户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建房款。正值法庭入村巡访指导村委会调解工作时,摸排出该村这一起系列纠纷案件,有诉至法庭的可能性。该纠纷涉及的6家农户属于建档立卡户,又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如处理不当,则会影响脱贫攻坚成效。法庭通盘考虑、权衡利弊,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联合乡人民政府、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深入纠纷一线,以“面对面”“背靠背”等调解法,促成万某某与李某文等6人达成调解协议,分期支付剩余建房款,法庭依法予以司法确认。

这是小新街法庭从终端裁决向源头防控延伸、减少诉讼增量的一个缩影。基层矛盾纠纷往往复杂棘手,在诉源治理推进中,小新街法庭总结经验、大胆探索,创新提出“及时摸排隐患、及时对接指导、及时研判预警、及时协调化解”治理路径,凝练提出多方联动、多元联调、多点联创的“三多三联”工作法,以一张清晰明了路径图、一套善作善成工作法不断优化矛盾纠纷处置流程,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开展诉源治理最佳途径是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减少民商事诉讼案件数量,节约有限司法资源,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小新街法庭无疑为今后探索诉源治理提供一个参考方案。”该院院长赵洪彬说。

提亮成色

育强“马背法庭”品牌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法庭与乡村有着天然的紧密关系,服务乡村振兴,正是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

让群众解决矛盾纠纷只跑一次,甚至在家门口就能化解,一直是小新街法庭力求破解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效果导向。

从小新街法庭受理案件类型来看,主要集中为家事纠纷、合同纠纷、侵权纠纷,其中,家事纠纷以离婚纠纷为主,合同纠纷以买卖合同、民间借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居多,侵权纠纷主要集中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健康权纠纷,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矛盾易激化、调处难度大等特点,此外,还存在“案结事不了”“事了人不和”“判后无法执行”等实际问题。小新街法庭坚持问题导向,率先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搭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庭主办、多部门联合参与”的多元化解纠纷工作格局,组建诉调对接工作站,联合辖区5个司法所共建“双语”调解室,与辖区48个村级人民调解组织建立“点对面”联系平台,打造一条“诉前分流先行调解、调解不成优先立案、诉中调判无缝对接”多元解纷流水线。近三年来,小额速裁和简易程序适用率89.24%,诉前化解纠纷件,诉中调撤案件件,司法确认9件,实现矛盾纠纷分阶段递进化解。

强根固本,枝繁叶茂。小新街法庭除了多元解纷“线下”发力外,还持续探索在“线上”着力,打破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与院机关同步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巩固“云解纷”平台运用,拓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2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