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9月24日电题:父辈的镰刀——世界遗产地哈尼梯田上的丰收图景新华社记者听到左邻右舍开割的消息不断传来,哈尼族汉子卢世雄也坐不住了。他去了一下自家的田块,看到稻穗饱满,已然成熟,便打定主意:开割。秋高气爽,稻浪起伏。层层叠叠的梯田像金黄的色块,从山脚垒到云端,一幅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画卷在山间铺开。进入九月,世界遗产地哈尼梯田的7万多亩稻子日渐成熟,从山脚到山顶,村民们也陆续开镰收割,要持续至十月中旬。“它又要派上用场了。”看着梯田日渐金黄,嗅着空气中香甜的稻香,卢世雄把摸着镰刀喃喃自语。整体弯如钩形,刀片短窄布满锈迹,刀刃略呈锯齿形,下部是段10厘米左右的木柄——这把很土气的镰刀,在50岁的卢世雄眼中可不简单:父亲传下来的,用它割过一季又一季的稻子,至今仍很锋利。卢世雄甚至能感受到上面浸过的父亲的汗水。“握着它,站在稻田里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那可是先辈们传下来的力量。”卢世雄的家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全福庄村委会中寨村民小组,家里种着10余亩的水稻,产的稻米被称为梯田红米,因生态绿色颇受青睐。和许多稻农一样,他春种秋收,四季劳作。不同的是,卢世雄和当地村民们的稻田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哈尼梯田。他们是在世界文化遗产地上种稻子,不使用机器,人工劳作,延续着千百年来传统的耕种方式:浇灌的是山泉水,施用的是农家肥,收割用的是镰刀,田里还养着鱼。在这里,一块块稻田,一个个村庄,甚至这些辛勤劳作的村民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元阳县的红河哈尼梯田于年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遗产区面积公顷,包括最具代表性的集中连片分布的水稻梯田及其所依存的水源林、灌溉系统、民族村寨,梯田集中连片的核心区域主要有3个片区82个村寨。哈尼梯田从山脚分布延伸至海拔多米的山巅,级数最多可达多级。站在山腰处望去,顶端梯田仿佛一直垒到云里,当地人自豪地说,这是云上梯田。“这是可以吃的文化,也是活着的文化遗产,82个村庄6万多群众在这里生活,特别是遗产区的传统农耕文化世代传承尤为宝贵和难得。”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朱文珍说,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以及农耕生产技术和传统文化活动均是保护内容。“可以说一草一木都是文化。”哈尼梯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崇山峻岭环境中人类生态系统的杰出范例,被誉为“伟大的大地雕刻”,世代在梯田上劳作的卢世雄等哈尼族人被誉为“大地雕刻师”。“‘大地雕刻师’?那可不敢当。我们只是按老一辈们传下来的技艺种地。”在世界文化遗产地耕种的卢世雄,早已习惯了外来的人们出现在田边,好奇地用相机、摄像机甚至无人机记录田间美景和春种秋收。哈尼族村寨中寨村民小组位于海拔多米的山坡上,地处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域。在卢世雄心目中,这里的山田溪流,村寨房屋,包括祖辈们传下来的种稻方式,甚至手中这把镰刀都饱含文化,也很独特。能让祖辈们的东西世代相传,还能让山外更多的人知道,这令他十分自豪。谷船、鱼篓、袋子……物件准备妥当,卢世雄又郑重地把镰刀拿出来反复擦拭,“父亲当年带我割稻时就用过,它的‘岁数’也不小了。”要收割新稻,还要庆祝“新米节”。山头上刚露出太阳,卢世雄一家就忙碌了起来。两个孩子在外工作忙,来不及赶回,卢世雄和妻子李燕英便请了几个人帮忙,还要专门准备“新米节”饭菜。到山脚处的老田里采稻穗归来后,卢世雄来不及拭去头上的汗水,便把三个稻穗郑重地敬献到祖先的龛位上,祈求五谷丰登;卢世雄和妻子等人挥舞镰刀,不断把割下的一把把水稻递给身后的村民;帮忙的村民推动谷船紧随卢世雄,接过割下的水稻,双手把它们举过头顶,然后重重地摔打在谷船上脱粒;割稻间隙,卢世雄还要从稻田的积水里把鱼捞出来放进鱼篓;……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历史可追溯到年前的唐代,千余年来延绵不绝,卢世雄等村民们的劳作方式基本沿用前人。传承着祖辈们的方式和技艺,秉承着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传统的耕作体系至今还很活跃,并得到很好的保护。这在朱文珍看来十分珍贵:就像哈尼古歌四季生产调中唱到的一样,人只有劳动才有收获。“传统的农耕技艺得以传承,表现的是当地人对土地对生活的热爱。”稻香缕缕,笑声阵阵。转眼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染在漫山遍野的梯田上。大家已收割完一块稻田,背着一袋袋散发着香气的稻谷,沿着田埂回村。“又是个丰收年,要好好庆贺一下。我们世世代代都在这里耕田,要把祖先的技艺传下去。这把镰刀明年还要用,以后孩子们也可以用。”卢世雄摘掉粘在镰刀上的杂草后,不断用手擦拭刀身。天色已暗,夜空中繁星点点。卢世雄一家和帮忙的村民们正举杯庆贺“新米节”。笑声、酒香、稻香融在一起,借着微风飘出窗口,在村寨中、梯田上、山谷间久久飘荡。(完)(记者王长山、王研、杨牧源、周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