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阳县 >> 元阳县特产 >> 红河州打好攻坚战阔步迈小康红河日报社
红河州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全州有7个贫困县(其中,4个深度贫困县)、个贫困村、21.03万户91.08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数占全省12.07%。
面对贫困,我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迎难而上、奋力攻坚,决战决胜。
如今,石屏、泸西、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屏边7个贫困县如期脱贫摘帽,现行标准下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红河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我州坚决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担当落实,坚决扛起“五级书记抓扶贫”政治责任,州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组织发动各级党员干部尽锐出战。
州委书记姚国华(左二)在元阳县上新城乡瓦灰城村委会走访群众(倪琴摄)
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攻坚,挂联深度贫困县常态化一线督战作战,县市党委做实“一线指挥部”,乡镇建强“一线作战部”,不断深化党建脱贫“双推进”,强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锤炼干部“硬作风”,坚决啃下“硬骨头”。
州委副书记、州长罗萍(右二)在绿春县三猛乡腊姑村委会灯马村与村民交流(王陶摄)
在脱贫攻坚战中,各地大胆探索和实践,并总结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法宝”。石屏县创造“八大战法”,为全州脱贫攻坚积累了宝贵经验;金平县推行“车轮战法”,有效提振了干部精气神;屏边县选派名村民小组长“助理”,切实提升一线执行力;蒙自市实行“队员吹哨、干部报到”工作制度,推动末端解决问题。
屏边县脱贫攻坚村民小组“组长助理”进村开展工作
蒙自市农业局干部在田间地头指导枇杷种植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我州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尺,按照“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思路和要求,依托“网格化”责任划片负责,扎实开展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常态化工作,扣好脱贫攻坚第一粒“纽扣”。
石屏县异龙镇阿希者村委会召开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分析会
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与群众一起整治环境卫生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我州把扶贫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认真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自强、诚信、感恩”“革除陋习促脱贫”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贫困群众自强自立、不等不靠,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筑牢思想基础凝聚强大合力。
产业扶贫提升“造血”功能
深冬时节,走进绿春县牛孔镇牛巩村,片片茶园满目翠绿,生机盎然,茶园内随处可见茶农忙碌的身影。
绿春县牛巩村发展茶叶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我家有15亩茶地,去年的茶叶卖得2.5万元,我家已光荣地脱掉了‘贫困帽’。”牛巩村村民何者法是产业扶贫的受益者,他深有感触地说,“政府扶持有机肥,技术有人教,卖茶有人收,增收有保障。”
开远羊街现代农业基地(沈娟摄)
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
我州突出抓好产业扶贫,着力打造北部国家级百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综合开发区、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三个板块”,聚焦水果、蔬菜、花卉、梯田红米、中药材、规模养殖“六大产业”,建成万亩以上规模产业带25个,千亩以上集中连片基地67个。
屏边猕猴桃丰收
泸西灯盏花种植基地
“稻渔鸭”综合种养是一种高效立体种养模式,如今这种模式在我州南部山区已成为贫困群众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元阳县牛角寨镇依托哈尼梯田自然资源优势,鼓励群众种植优质梯田红米,利用梯田优势养殖鸭子、鲤鱼和泥鳅,梯田亩产值由单纯种植水稻的元普遍提高到元左右,实现了“一水三用、一田多收”“梯田保护与开发并举”的良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元阳梯田稻鱼鸭共作(梁荣生摄)
“去年我种了24亩梯田红米,每亩养了30只鸭、10公斤鱼苗,收入比往年高多了。”尝到“稻渔鸭”综合种养模式甜头的平安寨村民马有明算了一笔账,采用这种生态立体农业模式综合亩产收入近万元,比传统单一的耕种杂交稻亩产增收好几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州着力推进精准就业,坚持贫困户劳动力组织化输出和稳岗就业齐抓共管,累计转移就业贫困户劳动力37.49万人,实现每个有劳动力且有转移意愿的贫困家庭至少1人稳岗就业。
我州探索有组织转移就业新机制,实现稳岗就业
沙拉托乡牛倮村的僮建飞已在外务工多年,月薪元左右,这几年他在外务工存了五六万元,回家盖了一栋漂漂亮亮的房子,日子越过越好。
改善民生增强群众获得感
“以前住在山里的土坯茅草屋,四周都是山,晚上睡觉心惊胆战,早上10点还见不到太阳。现在住上了两层楼房,吃穿不愁,这得感恩共产党,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从弥勒市东山镇水井村地质灾害点搬来将军寨安置点的何永刚由衷地说。
环境优美的将军寨
何永刚的生活变迁,是我州易地扶贫搬迁的缩影,映射出全州贫困群众,从“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贫瘠之地,到“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蝶变历程。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责任大如天。我州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弱项,全面解决“三保障”问题,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优先、安居工程等民生建设上,交出了一份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学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
义务教育有保障,全州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48%,比年提高了15.37个百分点;建设个易地扶贫集中安置区,让户人贫困群众挪了穷窝、置了新业,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看病不用愁,全州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全面实现了“病有所医、医有所保”;喝上健康水,解决了41.61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7.14%且全部定价,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57%,农村群众全部用上了干净卫生的饮用水;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实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石屏县孙家营村自来水进家入户
出行难、用电难、通信难等贫困地区的“老大难”问题,而今已得到彻底解决,脱贫攻坚让贫困群众拥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州南部第一条全线贯通的高速公路——蒙屏高速试通车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面向“十四五”,红河州将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在更高标准上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让全州各族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记者:曹松林
图片来源于本报资料库
责编:普薇实习生:梁彩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