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阳县 >> 元阳县经济 >> 元阳梯田哀牢山中的美丽与贫穷
交通的便捷程度,深刻的决定了一个地区旅游业的火爆程度。即使有些景区,一再的被游客们嫌弃商业化、物价高、诈骗多,但距离发达地区近,依然有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另外一些景区,在国人的心中,有着极高的知名度,也有着独一无二的风景,却因为路途遥远,只能成为梦中的念想。
云南看云云南虽然作为边境省份,却一直是个热门旅行地。一方面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民俗风情,一方面也得益于相对便捷的交通。作为全国第二个拥有机场的省份,在其他省份还没有几个机场的时候,云南大部分地级市都有往返昆明和不少国内大城市的航班。
梯田一角正是航空线路的便捷,成就了北线的昆明、大理、丽江和香格里拉,也成就了南线的西双版纳。云南其他地区,则处于不少游客心中的旅游盲区,近些年随着铁路和高速的便捷,才慢慢开始改变。元阳梯田,偏居在云南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在摄影爱好者之外,其实到现在,也谈不上什么知名度。八年前,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去到云南元阳县,至今还让我不时怀念。
梯田与蘑菇屋当年读书的时候,鬼使神差般就看到了这个地点,带着几个同学和学弟学妹们,组了个实践团,来到这地方。去程的路比想象中还要艰苦。从北京坐了一天多的火车,又从昆明乘汽车先到红河州开远市,再从开远到元阳。
箐口民俗村元阳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热,不同于昆明四季如春的感觉,踏上那片土地的一刻,深深明白什么叫热到晕厥。那时还不流行体感温度,仅仅气温就高达42度。刚好处于北回归线南边,元江穿城而过,又处于干热河谷的位置,元阳新县城南沙镇,俨然一片热带风光。
路边即景城市不大,人口稀少,走在马路上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人。来之前已经与这边的县团委沟通过,先去拜访。在我去过的大大小小城市,无论当地多么贫穷落后,政府大楼都是光鲜亮丽。然而这应该是我见过最破旧的政府办公楼,楼层不高,却非常有年代感。外墙上爬满了藤蔓植物,内部像是八十年代的机关单位楼,两侧同时上下的楼梯,转向又合为一体。每间办公室的木门,明显有着磨损的痕迹。处于丁字路口的政府大楼,直面马路,从风水上看并不太好,门前的槟榔路,名字倒是挺有意境。
山间云雾一方面看我们远道而来,一方面当地人特别的热情,要留我们下班后一起吃饭,而且已经安排好了。本来考虑到住在三十公里外的老城区新街镇,吃完饭后估计没车过去,却实在无法拒绝,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景区一角预想中只是随便路边吃一顿,实际却是个大饭局,对方来了十多个同事。饭桌上安排得都是本地特色菜,第一次见面,因为当地人特别热情,并不感觉尴尬。一场意料之外的饭局,却成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难忘经历。
梯田一角吃饭的细节大多已经模糊,除了好吃之外,只记得一道叫“油炸荔枝虫”的特色菜,据说是荔枝树上才有,专门用来招待客人,很难吃到的美味。油炸过荔枝虫长得特别像金龟子,任凭周围的人多次劝说,可怜我功力太浅,最终还是下不去口。
路边的小猪饭桌上最适合打开话题拉近距离的就是酒。当地自酿的米酒,格外香甜。刚开始学生的身份让我们特别拘谨,对方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干部,挨个用劝酒歌劝酒。喝酒之前先唱歌,有种奇妙的化学作用。酒过三巡,我们这边也全部放开,天南地北的同学,也纷纷唱起各自地方的民歌,主动敬酒,隐隐有种一较高下的姿态。气氛所在,尽兴之处,连不胜酒力的同学都不顾劝阻,推杯换盏间,最后全部喝趴在饭桌上。以至于只能在附近找个小旅馆,让还有行走能力的搀扶着回去休息。
梯田一角当然尽兴的代价就是宿醉之后的难受。缓了很久才缓过来。从南沙镇到新街镇,一路上都是上坡,盘山公路上,一侧是高山,一侧是深谷,梯田点缀在群山之间,格外美丽。外部的梯田,与景区的梯田,唯一区别在于景区为大面积状态。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连片的梯田,确实更为壮观。
新街镇一角到了新街镇,只看一眼就能明白新城设置在30公里以外的用意——整个城市都建在山上。城市不大,去哪里都是处于上坡下坡的状态。我们所住的据说是最好的酒店,还经常停水。当时主要的道路在翻修,下雨天出门特别痛苦。其实我家处于靠近西部的山区,与中东部城市的差距已经很大,如果不是亲身体会,很难明白中国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比想象还要大。
从酒店远望邮政局、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孤零零的坐落在路边,破旧却永远按时营业,算是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坚守。建在山上的第一中学也很有年头,路边大多是售卖日常用品的小商铺,旅游特产、纪念品之类的东西都很少。唯有云朵漂浮在天空之中,如同这个以云命名的省份,特别有美感。
街道上的邮局云南省无论城市间民族、地形、气候差别有多大,有三样东西是全省的通行证:米线、土豆和豆腐。行走在云南的大街小巷,路边随处可见过桥米线、小锅米线、炸洋芋、烤洋芋和烤包浆豆腐。元阳也不例外,当然各地区之间味道会有细微差别。
街道一角所谓的元阳梯田,其实分为多依树、坝达和老虎嘴三个景区。三个景区之间,距离比较远,虽然有路过的载客面包车,至少在当时,交通并不方便。三个景区各有特色,但我们所去的夏天,并不是观景的好时节,就近选择了多依树景区。几个景区之间,可以买套票也可以单独买票,总价在左右。
街道一角夏天时节,梯田里的水稻长势正好,放眼望去,一片郁郁葱葱,与周围的远山连成一片。处在哀牢山的夹缝之中,四面都是山头,只需一眼,就能明白什么叫山长水远。本来这里的游客就不算多,夏季更是空无一人。梯田因为人们的劳作,四时风景各不相同。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每个季节都是最好的季节,对于把拍出各种美照看做旅行意义的人来说,最好的季节当属冬季。
当地超市梯田经历了春夏秋的劳作和收获,冬天处于休耕状态。每一块梯田里都会蓄水蓄肥,等待来年的耕种。水中生长着浮萍,让水体呈现出红色。那时,梯田如同镶嵌在群山之间的镜面,把一天中日出到薄暮映照出不同风景。
第一中学梯田在游客眼里是风景,对于当地人来说,就是和大自然斗争的历史。因为地形限制,只能向山要地。哈尼族人民,世代在群山间劳作,开辟出一块块得以生存的土地。这样的地形,至今也很难实现机械化操作,全部处于原始的人工操作状态。
学校内部往往自然景观的美丽,是以当地人的贫穷为代价。当地除了梯田外的另一道风景,就是哈尼族的传统民居蘑菇屋。大致上是黄色的外墙,房顶是蘑菇形状,有茅草结构也有砖石结构。不用去特定的景点,就沿着马路随便走走,能看到不少这样聚集在一起的蘑菇屋村落。不少软文和攻略把它比作童话世界,我却想到杜老头一千多年前所作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外观看着美丽,进去参观之后并不舒适。
梯田和蘑菇屋此外,当地似乎女性为主要劳动力,平常路边能看到不少妇女,背着背篓进行劳作。然后她们不是把背篓放在肩上,而是背在额头上,并用手扶住头部。至今我还迷惑,脖子是否能承受住这样的重量。也有碰到坐在田间地头的妇女,身边是几个小孩,伸手问路过的游客讨要各种食物和财物。普通话基本不会,讨要东西的状态倒是习以为常。只期望这么多年,经过总书记精准扶贫的政策后,能让看得见的贫穷和看不见的贫穷,都有所改变。
负重的妇女以我个人的经验,云南南部的地区,整体上比中北部的地区更加淳朴,常年见诸报端的云南旅游恶性事件,很少有发生在南部地区。然而交通实实在在限制住了旅游业的发展。平心而论,元阳梯田比起龙脊梯田,至少毫不逊色,甚至更甚一筹,却如宋朝的王宰相所言一般,“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来到这种地方旅游的,大抵也确实是真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