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23日,云南旅游革命“三部曲”主题采访团走进红河,走入云端上的半山酒店诺玛阿美庄园、蘑菇房阿者科的乡村旅游之路、特色分明的弥勒4大特色小镇,探访红河文化和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果。
高端半山酒店与传统民族文化遗产的奇妙组合
夜晚、白天均云雾缭绕的红河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哈尼小镇是无数人心中向往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打开窗户就能看到连片的梯田和茶园,自然风光原始古朴。
半山酒店诺玛阿美茶庄园就位于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哈尼小镇内,距多依树观景点4千米,周边自然环境优良,哈尼民族文化浓郁,是多个综艺影视栏目的取景地及拍摄地。
据悉,庄园始建于年,原本是茶厂,直到今年才对外营业,目前共接待游客约多人,包括考察团和研学团队。
庄园周边拥有三百余亩古茶园、多个哈尼族传统村落,庄园内单独设置茶卡研究所,专门提供茶叶有机物质研究,游客们还可以加入诺玛阿美浸入式茶文化体验之旅,探索“从一片茶叶到一杯清香”的茶叶故事,完整体验从采茶、制茶的全套工艺流程,并能品尝购买茶食品和茶文创产品。
哈尼小镇除了风景,充满少数民族特色的哈尼文化也是体验项目之一,庄园内的专业管家可为游客量身定制哈尼民俗文化体验、休闲康养、研学旅行、会议会务等多项服务。
“乡村和城市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游客会愿意过来?”诺玛阿美庄园的打造者云南特爱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查俊说,城市是集中式的供给,而乡村更多是自给自足的生活,能否把这样自给自足的生活注入到酒店及周边的体系里来?设想一下,如果游客来到这里,看见了牛、羊、鸡、猪,都是用现代化的手法去养殖的,非常干净。
然后客人走下来,在田地里面采摘蔬菜瓜果,自己来做一顿本地做法的饭菜,这种生活多有意思,这才是我们想倡导的健康生活概念。“然而酒店提供的只是一个基础的服务,我们希望各类人来到这里后,能容到当地的生活里面来,能了解当地文化,去和当地的老百姓去交朋友,走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查俊想,游客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了解当地人生活的状态,但回到酒店时,又是游客原先的生活状态,舒适干净。同时,在这几天的探寻中,游客能对本地有个深入了解,对食材、对生活、对建筑、对文化……“游客回去以后才可以说我去了一个特别舒服的地方,其实来这里就是休息一下、治愈一下,回归一下生活、自然,这就是我们想提供的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这种体验式、高端型的旅游产品还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给当地带来更多的延伸性的收益。因此,接下来,查俊还将会引进国内一流的康养团队对我们的产品进行升级和改造,针对不同客群推出不同产品。
贫困村阿者科利用民族魅力走出旅游致富道路
来到阿者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形似蘑菇的哈尼传统民居——蘑菇房;往下走,充满历史痕迹的巷道窄长,游客穿梭其中,老人们则闲散坐在蘑菇屋二楼,一楼通常通常用来养猪、养鸡;村里的水道一直流向梯田,在这里,梯田如画卷般展开在山坡上,连绵不绝。谁能想到,这里曾是元阳典型的贫困村。
元阳阿者科村始建于年,地处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观核心区,是集中反映遗产区森林、梯田、村寨和水系“四素同构”核心理念的现存典型村寨,纯哈尼族村落。
中山大学驻村研究生李慕芳告诉记者,中山大学团队考察后专门为村子单独编制了“阿者科计划”,并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和元阳县合作,保继刚教授团队推动实施。计划详细定制了村子的发展模式、参与方式、目标及发展底线,帮助村民成立村集体旅游公司。
村集体旅游公司的股权分配令人好奇:村民以梯田、房屋的生活方式入股,占股70%,村集体占股30%,但其实30%的利润也留存于集体公司用于后续运营。
李慕芳表示,这是通过利益分配和遗产保护细则的绑定,来激发村民的内生保护动力,希望村民能够主动保护他们的文化,有更加开放的保护遗产的心态。“因为游客来到阿者科,是想体验蘑菇房、观赏梯田、了解哈尼文化,所以要让村民意识到这些东西是珍贵的、是遗产,是可以带来收益的,要保护好。包括经营底线也是租售不租不售,希望村民能够继续在蘑菇房里面生活,变成活态遗产。”
在定位方面,李慕芳说,村级旅游接待规模有限,阿者科定位于精品旅游接待,对接的多是中高端客群,而小规模深度游能和当地有很好的主客互动,把哈尼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活动纺织、插秧、捉鱼等,设计为主题性体验活动,不仅破坏不大,游客消费能力也强。
当旅游业进入阿者科后,乡村旅游的概念也慢慢进入村民的心里,分红、旅游的收益,村民确实从旅游发展中获得收益,就会更加拥抱、支持产业的发展。
村民卢爱文就是其中典型。因为阿者科计划,卢爱文从外地回到家乡,当上了售票员,做起了导游,学习了普通话,在家门口干起了旅游,一边保护一边传播哈尼文化。据悉,卢爱文家在阿者科计划分红中已经分到了约元。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阿者科村已经分红4次,共计47万余元,预计今年8月底会迎来第五次分红。
弥勒以4座特色小镇诠释“旅游+”
弥勒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接轨滇中、连接两广、辐射东盟”,是大滇西旅游环线西南线重要旅游集散城市。年1-6月,弥勒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25.53%。旅游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26.86%。在旅游发展上,特色小镇已成为弥勒全域旅游的新亮点、成为引领弥勒城市更新的新引擎。
其中,“东风韵”小镇主打“文化艺术牌”,受到周围丰富的葡萄、葡萄酒文化影响,建筑风格也融合红酒文化、彝族支系阿细人的火文化,酒瓶、火苗状的城堡全部用红砖砌成,因造型奇特而成为“网红打卡点”。
同时,以文创艺术为特色建成的万花筒艺术馆、半朵云艺术馆、牛哆啰音乐农庄等原创艺术建筑,吸引了杨丽萍、张国立、萨顶顶等知名艺术家纷至沓来,实现艺术作品线上展示、交流、销售,线下互动、体验、销售的产业发展模式。今年1-6月,东风韵旅游收入.85万元、接待人数37.27万人次。
太平湖森林小镇主打“生态康养牌”,1.3万亩太平湖澈底澄清,95栋木屋酒店依山伴湖,院士专家工作站、国际会议中心和五星级酒店加快建设,各色花海全面绽放,吸引各地游客纷纷“打卡”;红河水乡小镇主打“国际运动牌”,围绕国际F3汽摩赛事、国际高端赛事展开,享受世界高端五星级酒店集群式服务;可邑小镇沉淀彝族阿细文化精华,主打“乡村振兴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
目前,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清晰。例如可邑小镇,弥勒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卫博恺说,可邑小镇主打民族文化牌,我们会深挖整个弥勒彝族文化和民族文化,包括传统手工艺文化,实现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文化在可邑小镇的传承保护,同时利用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手工艺文化的传承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开发利用,将原本放在展厅里面、留在博物馆里面的文化,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我们的产业,实现活态化的传承,实现文化产业对于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
“十三五期间,弥勒围绕现代田园城市健康生活福地的城市定位,不断完善我们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和文旅产品供给体系,加快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促进我们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成功地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4A景区4个,3A景区一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两个,成为了云南省特色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卫博恺表示,我们将以以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为目标和方向,围绕旅游产业发展供给体系,突出产业发展由供给侧改革向市场需求侧转型,突出要素发展“弥勒品牌”建设,突出文旅融合发展,突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将弥勒打造成为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重要节点和滇南、滇东南区域性集散中心,积极推动弥勒由假日旅游经济目的地向国际旅游目的地转型,实现弥勒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健康可持续发展。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孙江荭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顾庆华
校对朱丽
编审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