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阳县 >> 元阳县新闻 >> 云南元阳年轻人接力猛弄民绣跑出锦绣加速度
云南元阳:年轻人接力猛弄民绣跑出锦绣加速度
历年来,云南省元阳县高度重视刺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转作风提效能,将刺绣产业与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等有机结合,帮助广大妇女将“指尖技艺”转化成为了“指间经济”。如今,攀枝花乡保山寨村委会猛弄村猛弄民绣已成为全县一张靓丽而独特的文化名片。
“这个包是我们最近才做出来的,是一个托特包,可以放电脑、放文件,很轻便。这部分哈尼族的螺纹是手工刺绣的,包金秀。水洗牛仔的面料,上街带东西就很方便。还有这个是福禄包,寓意是福禄长久……”正在直播的是攀枝花乡猛弄民绣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玲芝。
云南元阳:年轻人接力猛弄民绣跑出锦绣加速度
年,刘玲芝出生在牛角寨镇一个哈尼族家庭,大学学的是服装设计专业,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回乡发展。经多地考察,拜访多位刺绣能手,年6月到攀枝花乡接手猛弄民绣,开始了传承与创新之路。
走进合作社,彝族绣娘、哈尼族绣娘、汉族绣娘们在一起刺绣,她们灵巧的指间,在绸、布上纂绣出一幅幅繁花茂草、鱼虫鸟兽的精美画面,各具特色,各美齐美,年轻的绣娘在向汉族刺绣非遗传承人吴世竹请教怎么绣金鱼。
云南元阳:年轻人接力猛弄民绣跑出锦绣加速度
刘玲芝边做着手中的针线活边说,“很多创作灵感是深入了解了我们元阳的民族文化,我会去梯田、去村寨,去走访,去拜访我们的绣娘,去村子里面收集民族文化的文化素材,用我自己的方式把它们呈现出来。”
年,攀枝花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到上海东西部协作资金50万元,对猛弄民绣刺绣坊进行了功能提升改造,引进电脑绣花机,为刺绣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和数字化力量。建成猛弄民绣加工传承基地,厂房面积约平米,缝纫机4台,锁边机2台,电脑绣花机1台。采用“公司+村集体+合作社+传承基地+绣娘”的发展模式,发展刺绣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农村妇女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年的彝族妇女张春燕,以前在村里专为别人缝制彝族服装,年6月到绣坊从事刺绣工作,她心灵手巧、动作娴熟,正专心致志地缝制一件原创设计的衣服,淘宝直播带货产生的订单,盘扣和手袖部分都是纯手工的,售价元一件。
云南元阳:年轻人接力猛弄民绣跑出锦绣加速度
“我在这里工作一年多,工资左右,在这里工作的话离家近,可以照顾小孩老人。我也很喜欢刺绣,订单多的时候工资也会多一些。”张春燕开心地说。
攀枝花乡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安排专人对接绣坊工作。党政办工作人员李林昱专门负责对接绣坊的相关工作,文字材料、数据、订单等情况非常熟悉。她积极帮助整合全乡刺绣资源,指导刺绣产业发展,使绣坊的管理更科学、更规范。
李林昱介绍说,“我们举办了四期订单式的培训,带动我们的余人的绣娘。通过订单式的培训,增加自己的收入,同时也带他们去往楚雄、昆明、石屏等地考察学习,不断增进我们的刺绣技艺。”
同时,猛弄民绣还得到元阳县妇女联合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年出生的妇联副主席张艳芳主要分管刺绣相关的工作,积极申报资金在刺绣坊建设完成不孤独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定期参与举办刺绣培训,帮助绣娘提升技能。
5月24日至25日,元阳县文旅局积极申请,让刘玲芝到昆明参加了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年“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培训班,学到非遗网店建设和非遗直播技能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在下一步,刺绣坊计划与高校合作,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可以为艺术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将会碰撞出更多新颖的作品。
目前,绣坊全职绣娘4人,其中李世芬是红河州级彝族刺绣传承人。其他绣娘农闲时节也可以到绣坊一起刺绣、唱歌,许多年轻人的加入,让古老的刺绣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现在不仅可以缝制传统的民族服饰,还能私人订制服饰,生产出窗帘、围巾、领带、鞋子、背单、手提包、茶旗、桌旗等系列独具元阳民族特色的刺绣产品,远销省内外。
据悉,年,勐弄民绣与多家单位完成个(件)价值30余万元的订单销售,电商平台淘宝店和线上直播销售绣产品金额达5万余元,实体店销售达2万余元,年销售收入实现50万元左右。截至年5月,攀枝花乡猛弄民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产值近22万。
云南网通讯员张艳邓娇孔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