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阳县 >> 元阳县美食 >> 喜看梯田锦绣风光红河日报整版报道元
9月7日
《红河日报》整版报道
元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
层层叠叠,蜿蜒迂回,盛夏的梯田稻浪滚滚,稻香四溢,丰收在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元阳县勠力前行,农业产业提质发展,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文旅产业融合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十年斗转星移,十年接续前行。十年之变,换来十年之新,统计显示,十年来,全县主要规划经济指标实现高位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从年的32.09亿元增加到年的93.11亿元,年均增长1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年均增长12.4%;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5%、14.3%……一连串的数据诉说着元阳的腾飞猛进,书写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张答卷。
01
交通建设奏响发展新乐章
////////
元蔓高速公路
青翠山间、红河两岸,一条银灰色的巨龙蜿蜒盘旋,沿着元蔓高速公路翻山越河,沿路的村庄已然大变模样,不难看出,这条高速公路的通车,不仅将红河南岸的乡镇村庄串联到了陆路运输的高速路网中,还打开了元阳县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窗口”。
年,元绿、红南二级公路和新街过境公路建成,元坪、黄沙、小绿等37个“通畅”“通达”工程相继建成;全县通车里程达公里,自然村通路率达82.9%。然而,要想让元阳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借“道”而兴,这样的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显然不够。
十年前的元阳,因为交通不便,农业发展“束手束脚”,工业发展难有成就,外地游客虽倾慕梯田的绝美风光,却也因路况不好被“劝退”。
“要想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有所突破,必须在交通设施建设上奋力赶超。”元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白树生介绍,十年来,元阳县始终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全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交通设施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如今,元蔓高速公路实现通车,结束了我州南部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此外,建(个)元高速公路即将全线通车,元绿高速公路建设正在快速推进。
“以前从蔓耗到元江要花半天的时间,我们种的水果因为运输难都烂在地里了。现在,我们种的枇杷、芒果、荔枝、菠萝蜜在省内外都卖得很火。”元阳县大坝村村民波干喜笑颜开。交通的便利让沿线群众过上了好日子,也让元阳的经济发展搭上了“快速列车”,伴随着交通“大动脉”的疏通大步向前。
“大动脉”的疏通无疑是重点,“毛细血管”的畅通连贯也同样关键。从年到年,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从公里增加到公里,完成了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公里,实现自然村%通硬化路的目标,人民群众“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愿望已成为现实。
阿者科村位于元阳县新街镇,处于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元阳核心区内,村民高美华便是村子蜕变的见证者之一,“路修好后,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日子有了新的盼头。”在梯田景区,宽阔平坦的公路多了,游客也渐渐多了,曾经像阿者科村一样贫穷落后的小村落,在生态旅游的带动下旧貌换新颜。
短短十年间,元阳县的交通设施实现了“脱胎换骨”,四通八达的路网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可喜的远不止于此,目前,元阳民用机场预可研通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实地评审,沿边铁路可研获国家批复……
以路为弦,元阳县正奏响发展的新乐章。
///////
02
脱贫攻坚谱写发展新篇章
////////
用手机记录生活佟忠义摄
曾几何时,提到元阳,除了令人向往的梯田,总绕不开“贫困”二字,特殊的地理环境让元阳处于贫困之中,过去十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元阳县的重要目标。
十年来,元阳县坚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紧扣全县产业发展现状,积极探索、灵活运用“1+X”产业扶贫覆盖模式,重点抓实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全力做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和金融扶贫,落实住房保障、饮水保障和社会保障,逐渐褪去了“穷山沟”的模样。
“搬过来这里住,房子大了,我还开了一间小卖部,日子也越过越好了。”从元阳县牛角寨镇下棕寨搬迁到碾只哄天安置点的马小花高兴得合不拢嘴。于她而言,受益的不止搬了新家,还多了个谋生渠道。
和马小花一样享受到脱贫攻坚政策福利的还有元阳县新街镇大鱼塘村村民李正福,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梯田一直是当地群众的“饭碗”。
“我养了多只鸭子,一只鸭子一年可以产多个蛋,一个鸭蛋可以卖2元钱,一公斤鱼可以卖五六十元钱。”说起近年来发展“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带来的实惠,新街镇大鱼塘村村民李正福十分激动,“发展‘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收入比以前单种稻谷翻了两三倍。”
龙俊摄
“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推广之初,李正福就积极响应,秋收过后的梯田进入保养期,他便养起了鱼和鸭。第一年他就尝到了甜头,接下来的几年间他逐渐扩大规模,收入也逐年增多。
“一亩红米稻的产量可以达至公斤,稻、鱼、鸭三样加起来,亩均收入就有1万多元钱。”此刻,李正福的喜悦之情已溢于言表,“在政府的扶持下,规划、品种、技术培训、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都不用我操心,供种、包装、加工也都由合作社负责,近两年还搞电商直播,销路更不用我愁了。”
元阳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劳务输出是该县抓劳务、强产业、促增收,稳定增加群众收入实现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劳务输出大环境的带动下,充满元阳特色、推动解决群众就业脱贫的“乡村蓝店”人力资源生态链服务合作模式应运而生。
“通过‘互联网+乡村蓝店+基地+直播电商+特色三农+人才孵化基地+产业运营’的发展模式,建立起农民工就好业、创事业、升学历、学技术、促流通、优生活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元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盘元华介绍,仅年,全县通过“乡村蓝店”示范引领,带动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其中,县内转移就业人,省内县外转移就业人,省外转移就业人。
十年拼搏实干,十年尽锐出战。到年5月,元阳县9个贫困乡镇、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户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户人实现安居。年8月,元阳县被列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眼下,元阳县正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阔步前行。
///////
03
普惠民生擦亮发展新底色
////////
在元阳县牛角寨乡良心寨村委会下英鸟村村民李文光的记忆里,曾经令全家人最烦心的事情就是吃水问题,牛背、马驮、人挑是祖祖辈辈一直沿用的方式。
“现在不同了,水管拉到了我们家,水龙头也安好了,很方便。”李文光告诉记者,自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后,整个村委会户人都用上了清澈甘洌的自来水。
十年来,长期困扰新老城区供水不足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元阳县大力实施重点水利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新增蓄水库容万立方米、年供水量万立方米,饮水安全全面达标。
除了让群众喝上安全稳定的自来水,元阳县委、县政府也奋力在医疗等方面当好群众的“勤务员”。该县不断整合优化医疗资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郭李华家是元阳县的建档立卡户,因在校打篮球时手臂骨折让一家人的生活雪上加霜。当郭李华为医疗费发愁时,医院咨询台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可以“先诊疗后付费”,且只需交10%的费用,其余的90%可以报销,郭李华激动地说:“这样的好政策真是大大减轻了我们家的经济负担。”
十年坚守初心、凝聚合力。元阳县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建全,全县17.54万建档立卡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此外,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质增效,先后投入5.41亿元实施“全面改薄”建设项目个;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一项项民生工程得到有力落实,元阳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有力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
04
生态建设秀出发展新成绩
////////
年,哈尼梯田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从此,如何守护好哈尼梯田的绿水青山,如何在谋划好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成为元阳县发展的重要任务。
长久以来,哈尼族群众沿用着“赶沟人”“木刻分水法”等传统民间水资源、森林管理办法,维护梯田良好的耕作系统。“我们要向老一辈学习,敬畏自然,保护好梯田的绿水青山。”元阳县新街镇箐口村村民白宇蟾告诉记者,在当地村民与政府的齐抓共治下,梯田生态环境正日益向好。
十年来,元阳县通过建立健全“六管”“六治”“六补”“六用”哈尼梯田保护利用机制,先后恢复老虎嘴片区、螺蛳田片区梯田亩,大力实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工程。“十三五”期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15.65万亩;全民义务植树万株;完成通道绿化美化亩;森林覆盖率达54.92%,比年增加9.92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哈尼梯田遗产区植被覆盖率达67%……与此同时,元阳县结合立体气候及区位优势,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培植有利于生态效益和林农增收的优势林业产业,让群众真正实现了绿山富民。
在元阳,保护与发展并存的故事比比皆是,打造千年梯田红米、梯田鸭蛋、梯田鱼,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产业……一项项产业秀出了元阳县生态建设发展的新成绩,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答卷。
///////
来源:红河日报
编辑:肖琳平
责编:申薇琦
审核:龙俊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