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阳县 >> 元阳县特产 >> 元阳以科技力量助推水稻增产增收
元阳县农科局围绕“党建引领,科技兴农”的目标,积极推动水稻旱作试验项目。经过两年的示范种植,元阳已逐步掌握此项技术,成功地在旱地上种植出水稻,开辟了稻谷生产的新途径。
元阳县农科局携手牛角寨镇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水稻旱作播种、中耕管理和秋粮收割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力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这几天,正是元阳水稻旱作示范基地稻谷收获的季节,在良心寨村委会良心寨村边的水稻旱作示范基地里,党群干部配合默契,共同参与村民收割稻谷,共享丰收喜悦。女同志们卖力地割稻谷,男同志们则负责把谷物脱粒。县农科局和镇农服中心的工作人员认真测量旱地面积、谷物的重量和水份,为后续的农业活动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今年是旱地水稻试验的第二年,种植的是“滇禾优”水稻品种,颗粒饱满,色泽金黄。针对大部分农户文化素质偏低、语言沟通难等情况,县农科局多次组织专家对镇农技人员、村干部及种植户进行集中培训,组成“水稻旱作培训小分队”,到田间地头,教每个农民种植技术。在测产现场,农科骨干人员不仅在田埂上开设安全用药大讲堂,还与农户在田间讨论种植和管护技巧。他们引导群众提高绿色种植意识,改进施肥方式,优化氮磷钾配比,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以提高农产品质量。
良心寨村民李正才笑眯眯地告诉记者,“‘滇禾优’水稻品种种植出来的米好吃,吃着香卖得好!”
牛角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推广研究员普伟告诉记者,“今天在牛角寨镇良心寨村委会测旱地水稻种植的产量,经过测产以后这个点的平均产量达到.45公斤每亩,比去年增长了30多公斤左右。这个杂交旱地水稻种植技术优势在于不用入秧,不用移栽,直接直播,在直播过程中按照不同海拔地段种植,根据当年的气候来种植,看着雨水来临之际种,十天左右如果下雨的话出苗率很高,要把握技术方面出苗率。旱地水稻种植这项技术的优势就是在节省劳动力的成本,几乎每一亩算下来可以减省-元左右的劳动力成本。”
据悉,今年全县水稻旱作试验项目种植面积为亩,总产量达吨,平均亩产公斤,平均亩产比去年提高11.4%,实现了以科技力量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水稻旱作充分解决了农民因缺水而种粮难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这种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将有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记者:邓娇刘润华(通讯员)
编辑:肖琳平
责编:刘国燕
监审:徐丽芳
总监:李艳梅
法律顾问:云南亚尊律师事务所李国杰()—
声明/提醒:1.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改变原文意图,以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申请获得授权!否则必追究法律责任!转载请注明来源:云上梯田和美元阳(ID:ystthmyy);2.投稿说明:请热心投稿的朋友们投稿时在文章中注明作者(真名或笔名)及联系电话,方便刊发时署名及联系,谢谢!(投稿邮箱:yyxwbj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