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阳县 >> 元阳县经济 >> 鬼哥的五万里D114哈尼梯田,智慧与艰辛
引题
一路爬坡15公里,费劲扒拉的终于上山了,看到了心仪已久的哈尼梯田,山水呼应,真是美景一副。
今天的行程
日期:年12月14日,星期一。
路线:从牛角寨镇出发,一路15公里小爬坡,穿越迷雾,终于登上山顶米海拔,欣赏元阳梯田,然后一路下坡到海拔米的元阳县城。
里程:50.98公里,累计公里。
累计经过县市:个
所见
从小镇出来就开始爬坡,上山的路虽然艰辛,但无限风光在山头啊。
爬到半山腰路过一个移民村庄。移民同志们是真幸福,在风光这么好的地方建立新居。所以呀,得感谢政府,感谢党。
在云雾缭绕中的梯田真是格外美啊。
这块田里还有两个人在劳作,一个工作是把田埂修复,另一个工作是清理田里的稻梗。
本以为一路下坡看到的梯田会更美,没想到越往下走,梯田越少了。
沿路十几公里,路边修了这样的观赏梯田栈道,感觉相当不错。
山顶上是新街镇,是原阳县的老县城,由于在坡顶可拓展空间有限,所以元阳县城搬到了下边。
镇的边上还有这么一栋移民搬迁房。骑行这一路上见过太多这种异地移民搬迁安置,目的是为了脱贫。各省在这方面都扎扎实实做了很多工作。
本以为这一路下来满山是无限的带水的梯田风光。鬼哥搞错了,往下走没水了,下到1千米以下,满山遍野种的都是香蕉。
再往下走就更不好玩了,发现山上都光秃秃的,这个位置的海拔应该是在米左右,但这里很难见到村庄和耕地。
骑记:哈尼梯田列传
为了到元阳看看这久负盛名的哈尼梯田,特意绕道从景洪过来,每天都得爬一个大山,爬升都会超过1千米。今天终于得以一见哈尼梯田的尊容。不过看这梯田,确实有美感,但没感觉到有多震撼,当然也没有失落。之所以没感到震撼,是因为到了云南满山遍野的都是梯田,只不过那些梯田都是旱田,元阳这边的梯田大部分都是水田。有山有水,山水搭配,自然美景连连,所以也没有失落感。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这里是哈尼梯田的故乡。红河州的哈尼梯田有万亩,遍布红河州的各个县市。哈尼梯田已在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名录,所以我从绿春过来一路上见到的梯田也挺多,这些也归属为哈尼梯田范畴,同样是世界遗产名录。
当然了,在这万亩当中最久负盛名,同样具游览价值的当属元阳这一块儿。这一块的地理位置比较好,海拔落差比较大,山顶海拔在米,游客可以从山顶往下鸟瞰梯田,那是相当壮观了。清晨有雾,傍晚有余霞,晚上还有灯光,还可以夜宿哈尼村寨,感受当地风土。
哈尼梯田最早要追溯到多年,哈尼族的先祖们由北边迁到这里,就在这大山里一层一层的开垦了这些梯田。所以看着众多梯田,你能感受到先人的勤劳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这0多年以来,哈尼族人世世代代在这里耕种、收获、繁衍生息。这些梯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族人,始终在发挥着它的价值。
咱骑着自行车就是方便,从山顶一路下坡浏览着梯田,时不时可以驻足停留,更可以随性下到田埂里去近距离感受那厚重的历史。经过一小片景致很美的梯田,所以把车停在了路边,就径直下去了。在田埂边左顾右盼,欣赏着美景,看到两个人角落里的一块小田地里在犁地。他们穿着胶靴,挽起裤脚,在水田里用镐头一下一下地刨地,并把田里的水稻秸秆收集起来拿到田埂边。田埂边也放着他们的鞋子衣物和午餐。
这个场景才真正震撼到了我。我们铺天盖地的讲农业机械化,用什么人工智能大数据指导生产,无人机喷农药,机械化耕种收割。但在这里依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镐一镐的犁地。他们不是在表演,这就是他们日常劳作的场景,他们就这样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样的工作。这里的耕种完全都是靠人力,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机械化。
这就是哈尼梯田的特点,是依山而修建的。大的地块儿可能有几十平方米,小的地块儿也许只有一两平方米,而且山势越陡,地块的面积越小。这样的耕地要是整个拖拉机上来,搞不好就径直翻沟里了。
所以到景区那里去看梯田,你看到的只是一些人工的景致,特别是那些已经安装了灯光的,可能都不耕种了,早已失去了它本身的价值。而景区外的那些真正在耕种的,在那里你才能看到真正的田,能看到这些田地是如何耕种和收获的。只有看到这些,你才能感受到人们的艰辛付出,体会到人们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这里的哈尼族同胞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并实现了富足与世代繁衍。哈尼族如此、傣族如此、白族如此,云南如此,四川大凉山如此,青藏高原如此。黄土高原如此,东北平原亦如此。在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6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不分彼此,世世代代,皆用勤劳和智慧,成就了辉煌的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