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阳县 >> 元阳县经济 >> 红河这十年丨元阳内外兼修向美而生美丽家园
8月10日,“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元阳县专场发布会召开,中共元阳县委书记张喆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元阳县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元阳县带领各族干部群众感恩奋进、激情拼搏、砥砺奋斗,在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征程中,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地区生产总值从年的32.09亿元增加到年的93.11亿元,年均增长1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年均增长12.4%;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14.3%,县域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新闻发布会现场
量质齐升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元阳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持续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大批知名企业先后投资元阳、扎根元阳,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2%;始终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县级经济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水利设施全面加强,累计投资14.92亿元实施重点水利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新增蓄水库容万立方米、新增年供水量万立方米。交通设施日趋完善,年元蔓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首次跨过红河南岸,元阳民用机场取得实质性进展,南部交通枢纽中心优势持续彰显。
元蔓高速
担当实干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元阳县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尽锐出战,全县9个贫困乡镇、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户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县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根本治理。同时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把脱贫群众增收作为根本举措,稳步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
乡村新貌龙俊摄
积厚成势产业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元阳县深入推进红河谷热区绿色经济带建设,围绕“田米鱼蛋林,菜果药草石”布局了10条产业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农业产业提质发展。累计种植水果16万亩、生物药材6万亩、冬早蔬菜5万亩,建成温氏养猪等一批规模化畜禽养殖基地。实施“稻鱼鸭”综合种养高产高效模式示范3万亩,辐射带动6万亩,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11.2万亩,粮食产量实现五年连增。工业产业转型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乡村新型商业中心,电商交易额达万元。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哈尼梯田,着力在文旅融合上下功夫。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实现旅游业总收入从年的94.15万人次、10.4亿元,增长至年的.81万人次、34.99亿元。
喜获丰收龙俊摄
立破并举城乡面貌发生美丽蝶变
元阳县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以县城为“主引擎”,联动发展中心集镇、特色小镇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美丽县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完成市政道路提质改造、市政供水、卫生公厕、主题街区打造、绿化美化亮化等一批市政建设工程;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稳步推进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建成绿地面积不断扩增,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升;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稳步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元阳县城龙俊摄
共建共享群众生活得到空前改善
元阳县用心用情用力抓民生、强保障,让发展成果更加惠民。教育教学质量提质增效,先后投入5.41亿元实施“全面改薄”建设项目个,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医疗卫生水平再创新高。县、乡、村三级基本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建全,进一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民族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同时被命名为第一批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一批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完成提质改造,全县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就业扶贫“一金三保”劳务输出项目促进劳务输出稳岗就业。
智慧医疗
逐“绿”前行生态文明迈出坚实步伐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是美丽新元阳最大的资本。元阳县建立健全“六管”“六治”“六补”“六用”大抓哈尼梯田保护利用机制,先后恢复老虎嘴片区、螺蛳田片区梯田亩;加大对传统民居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改造传统村落82个,挂牌保护传统民居户,修缮保护遗产区民居余幢,整治民居风貌幢。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4.92%,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
梯田初秋甘与汇摄
十年来,元阳县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开展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创新提质年”工作,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健全完善干部选任工作机制,一批实绩突出、担当有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更加巩固。
新起点,新征程。元阳县将在哈尼梯田保护利用、重点产业培育、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方面下功夫,奋力开创生态美百姓富的元阳新未来!
元阳县十年答卷有哪些亮点?
一起来了解一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抓巩固拓展,坚守返贫底线。建立了网格监测机制,设立县乡村组四级网格,实现监测管理全覆盖,及时落实帮扶,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抓产业增收,确保产业兴旺。对全县产业进行全面摸排,因地制宜科学打造了“十个一”产业链。切实做大做强全县优势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产业兴县、促农增收。
抓环境改善,做到生态宜居。抓实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力争将所有村庄建设成美丽宜居家园。
抓革除陋习,培树乡风文明。制定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制度,常态长效整治不良习俗。通过制定人居环境“红黑榜”制和积分制,全面提高群众文明素养。
抓党建引领,强化治理效能。突出加强基层组织能力建设,选优配强乡村组干部,全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实施“乡村振兴大擂台”“好书记大比武”,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抓幸福指数,实现生活富裕。全力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火塘夜校”等提升行动,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通过开展邻里互助暖心行动,有效促进了家庭和谐、邻里相亲、社会稳定。抓实文化惠民工程,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卓有成效
坚持党政同责抓环保,生态文明建设合力更加强劲。
守好绿水青山、护好梯田村寨、织密梯田水网。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以维护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循环生态系统为重点,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哈尼梯田的保护。
坚持聚焦重点抓防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水质稳定达标、空气质量优良、污染防治有效。元阳县始终坚持统筹推进、重点突破,聚焦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以人为本抓发展,“两山”转化通道更加通畅。
突出群众主体地位,把保障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探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打通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让群众从保护环境中受益。大力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亩产值不断提升;编制实施“阿者科计划”,促农增收。
加强梯田保护、利用,大力传承发扬民族文化
在梯田保护与利用方面,突出保护哈尼梯田森林、村庄、梯田、水系四种要素。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工程;持续加大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的保护力度;持续加大梯田修复治理力度;持续加大遗产区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政策法规,组建县、乡、村、组“点对点”网格化管理作战模式,建立起梯田保护利用与群众利益联结机制。
在文化传承方面,办好文化传承活动,积极开展农耕技能风采大赛、“开秧门”实景农耕文化节等文化活动;用好文化传承载体,建成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哈尼梯田文化传习馆等文化展示场馆,哈尼梯田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舞台绽放耀眼光芒。
今后,将加快谋划包装涵盖生态保护、脱贫成果巩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数字梯田、道路交通等24项哈尼梯田保护利用项目。将持续完善传统文化传承机制,重点在遗产区村寨,造就一支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大力实施文化传承人培养工程,做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培训、培养工作。
扎实有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
元阳县通过强化党建引领,着力构建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生活环境,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族群众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亲相爱。
坚持培育品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找准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契合点,切实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日常工作和具体实践中。
深入挖掘哈尼梯田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以世界的眼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讲好元阳民族团结故事,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记者:周勇吴富水
图片由元阳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原标题:《红河这十年丨元阳:内外兼修向美而生美丽家园蝶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