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

脱贫谱新篇,一幅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画

发布时间:2023/5/11 13:55:07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赵嘉摄7月8日,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红河专场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记者了解到,年以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累计实现减贫88.88万人,实现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从年末的19.71%下降至年末的0.64%;石屏、泸西、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县6个贫困县如期脱贫摘帽。

中共红河州委书记姚国华记者赵嘉摄“未摘帽的屏边县、14个未脱贫村、全州剩余的人未脱贫人口已达到脱贫退出标准,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目标可期,千百年来的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发布会上,在中共红河州委书记姚国华发言中,一幅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画卷正徐徐展开来。

“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

“两不愁三保障”已全面实现,红河各族群众的小康生活愿景即将变为美好现实。

湾塘荔枝稳定增收有来源。着力打造北部国家级百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综合开发区、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三个板块”,聚焦水果、蔬菜、花卉、梯田红米、规模养殖、中药材“六大产业”,建成万亩以上规模产业带25个,千亩以上集中连片基地67个。培育个新型经营主体,覆盖带动贫困群众19.7万户86.3万人,实现产业扶贫和新型经营主体对贫困户全覆盖。转移就业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5.66万人,就业率达68.18%,实现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1人稳岗就业。名建档立卡人口当上了生态护林员,3.21万名贫困群众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实现稳定增收。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年底的元增加到年底的元,实现年均增长10.9%。

屏边县玉屏镇石头寨易地扶贫搬迁点   安全住房全覆盖。全州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29.06亿元,累计实施14.86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实现农村危房全面清零,圆了农村群众的安居梦。投入43.78亿元,建设个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户人贫困群众挪穷窝,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红河县第一小学学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   义务教育有保障。红河州从严从实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贫失学辍学。累计发放资助资金54.27亿元,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农村家庭子女因贫困上不起学的情况一去不复返。全州13县市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

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国癌症基金会、上海透景公司的帮助下,元阳县妇联开展“为了姐妹们的健康与幸福”——年“三·八”妇女节宫颈癌免费筛查公益活动。看病不用愁。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全州个建制村卫生室全部达标,乡镇卫生院、医院均达到脱贫成果巩固要求,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的保障水平切实提高,“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西北勒群众用上自来水用上放心水。全州累计投资9.36亿元,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件、分散供水工程4.68万件,农村集中供水率95.9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5.09%,农村群众全部用上了干净卫生的饮用水。

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巨变

红河州石屏县异龙镇大塘村新貌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巨变,为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注入强大动力。

解决了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通信难等“老大难”问题。建设5条南部高速公路公里,结束了红河南部贫困县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实施新建改造农村公路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公里,实现行政村%通硬化路,打通了贫困地区通往小康的“致富路”。实现所有行政村%通4G网络、通宽带网络。

布朗族、拉祜族2个直过民族实现整族脱贫。曾经长期居住在与世隔绝、散居高山密林的2个民族“一步跨千年”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壮观的万亩梯田   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年,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被命名为全国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年,红河州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获批并启动建设,蒙自经开区成为云南省首批“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屏边县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亿元,同比增长8.5%,提前一年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年以来,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6亿元,连续4年保持资金投入亿元以上。

“红河脱贫路径”成效明显

党建引领,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成效明显的“红河脱贫路径”。

扶贫干部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党建扶贫“双推进”,啃下拉祜寨脱贫“硬骨头”。全州各级党员干部尽锐出战,名驻村工作队员常年奋战在一线,家各级定点扶贫单位、5.95万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明确基层组织建设28条项措施,建立覆盖个乡镇的教育实训基地,培养村组“明白人、带头人”名,让党在贫困地区的执政根基筑得更牢。绿春县大头村拉祜寨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红河州探索实践“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综合治理”综合扶贫模式,实现了从“森林猎人”到“现代农民”的华丽转身。

个旧市杂交水稻测产产业就业增收主渠道,千年哈尼梯田创新增收致富模式。红河州始终把产业和就业当作增收的主渠道来抓。泸西县探索推广“党总支+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模式,集中流转土地15万亩,在全州率先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全覆盖。把千年哈尼梯田增收致富与梯田保护结合起来,推广17.12万亩“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梯田亩产值从元提高到元以上。在梯田核心片区村落探索实施“阿者科”计划,将传统村落保护、全域旅游紧密结合,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发展双赢,获评“教育部第四届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立足红河州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实际,大力培育“尼农门”等一批劳务经纪公司,探索“政府+中介公司+经纪人+务工企业+农民工”的经验做法,全面提升组织化转移就业程度。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获得的人均纯收入达.2元,工资性收入占贫困家庭收入的70%。

各方协力奏响脱贫攻坚“大合唱”,让贫困孩子成就“蓝天梦”。年以来,国家外交部、中信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等6家中央定点扶贫单位,上海市及徐汇区、长宁区等对口单位,累计投入资金近16亿元,精准实施了产业协作、劳务合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项目。在他们的推动下,金平“诺玛飞鸡”“飞”进了北京上海大市场,元阳梯田红米端上了一线城市市民的餐桌,贫困家庭的子女通过定向委培成为春秋航空的乘务员,实现“蓝天脱贫梦”。家民营企业踊跃担当社会责任,主动对接帮扶个村组,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03亿元,精准实施个扶贫项目,惠及7.96万户37.72万人贫困群众。

绿春县牛孔镇牛巩村动力小站一角   智志双扶,精神文明建设成为脱贫“加速引擎”。石屏县率先倡导推行“革除陋习促脱贫”。蒙自市发起“人畜混居清零行动”,全市户贫困群众告别与牲畜同屋的历史。绿春县建立“动力小站”,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奖励、以奖励促生产,引导贫困群众积极提升人居环境、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目前,全州依托完善村规民约、组建支“巾帼连心志愿服务队”、建设个“动力小站”、打造个村史室(墙)等16个载体建设,以精神文明建设的加速度推动脱贫攻坚质量大提升。

西北勒苹果“石头缝里刨穷根”的西北勒精神“点燃”脱贫动力。蒙自市西北勒乡地处石漠化片区,年全乡的贫困发生率曾一度高达94%。为了脱贫致富,当地干部群众大力发扬苦干实干、勇于创新、互帮互助的“西北勒精神”,劈山修路、掘石挖土、引水种树。如今这座曾经贫瘠的石头山上,万亩连片的苹果树在石头缝里开了花、结了果,西北勒干部群众共同谱写了“石头缝里刨穷根”的精彩华章。南部4个深度贫困县“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的哈尼梯田精神;新时代“坚韧不拔、善作善成”的石屏精神等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姚国华表示,下一步,红河州将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实施精准帮扶,强化兜底保障,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不返贫;抓实产业发展,抓实稳岗就业,统筹战“疫”战贫不松劲;以基层党建为根本,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智志”双扶为核心,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不脱节;持续推动干部下沉一线,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普查,讲好脱贫攻坚“红河故事”,保持攻坚态势不懈怠。姚国华说:“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坚决夺取红河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新篇章。”

云南网记者秦黛玥熊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4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