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

庆祝东台市新街镇中学建校60周年幸福

发布时间:2023/5/31 13:40:58   

桃李芬芳满园春

——写在母校新街镇中学建校60周年之际

钱锋

年的最后一天上午,雪霁初晴,大地披上了一袭银装,在和煦阳光的斜照下,轻纱般的薄雾弥漫在地表,汽车穿行其中,淡雅如入仙境。

踏进新街中学的大门,迎面映入眼帘是:中心大楼上挂着“热烈庆祝新街中学六十周年华诞”的横幅,王维平校长等学校领导在楼前热情迎接来宾。作为新街中学首届毕业生的唯一代表,此时此刻的我,犹如春风扑面,一股暖流迅速从心中升起。

60年风雨兼程,60年砥砺前行,60年沧桑巨变,60年桃李芬芳。

看到新街中学美丽整洁的校园、错落有致的建筑,我的脑海里像过电影一样,倏忽浮现起60年前的一幕幕——

那是年9月份,年方12周岁的我,怀揣一纸入学通知书,来到在建的新街初中,成为一名初中学生。同时录取的共有名海边土生土长的盐民或农民子弟。过去穷人家的孩子读书迟,待到上初中时,大多已经十五、六岁,最大的已经20岁了。我是其中的小弟弟。

我们的学校位于唐洋区新民乡四洋村的一片荒草荡中,开学时,才建成五、六间平房,那是学校食堂和老师的宿舍兼办公室,我们的教室刚刚打下跟脚。环顾四周,一片空旷,或是盐蒿丛生,或是茅草齐腰,座座荒冢夹杂其中。濮洵波校长站在那刚打好的地基上第一次给我们讲话。他首先介绍了全校教职员工,一共只有七人:教导处王煦主任,总务处顾思聪主任,甲班班主任陶家宝老师,乙班班主任朱振邦老师,还有陈和、仲兆清两名工友。濮校长说:我们要发扬抗大精神,白手起家,开荒建校,勤工俭学,……

刚开学,同学们大多借住在学校附近的人家。每天一大早,我们就赶到学校,用从家中带来的大锹、钉耙开荒。一不小心,就会挖出森森白骨。我们教室的外墙是砖头砌的筒儿墙,内墙为省钱就用未经砖窑烧过的砖坯堆起来再粉上石灰。建房的砖瓦和砖坯是同学们从方塘河的船上搬过去的,石灰是从船上拖过去自己挖塘泡的。建了一排教室后又建宿舍,同学们自挖草皮垡头垒墙,就地砍树棍作桁条和椽子,再用自编的芦柴障笆加茅草盖顶。房子低矮须躬身低头才能进去。大家住进后心里乐滋滋的,说这种房子冬暖夏凉。

那时我们吃的经常是“无粮粥、瓜菜代”,但我们勒紧裤带,仍然坚持刻苦学习。每天晚上,几里外都能看到我们教室里汽油灯射出的光束,那是同学们忍饥在上晚自修。我们的生活虽然艰苦,但照样活泼浪漫。课余,我们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操场上有自制的篮球架,单、双杠,每天课余都能看到师生们在操场上锻炼的身影。我们的文娱宣传队、腰鼓队时常活跃在小街和有关生产队的场头上。记得最清楚的是,我曾扮演少年英雄刘文学,施雨生同学扮演那个偷辣椒的地主分子,在全社好多地方演出过。“在红领巾的队伍里,升起了一面红旗,少年英雄刘文学,忠于人民忠于党”的歌声至今在耳边回响。

想起这些,我感到骄傲,是我们,在濮校长的带领下,白手起家,搬砖挖垡,建造了校园,为以后学校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我也感到欣慰。在新街中学的良好校风熏陶下,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劳朴实、坚忍不拔的作风,懂得要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我更感到自豪。新街中学良好的学风,给了我们勤奋向上的动力和勇气。在那艰苦的环境里,新街初中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在全县名列前矛。记得年全县每个公社都办了一个乃至几个初中,而到了年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几个完中的高中班大幅度削减,高中录取率只有5%,但我们新街初中居然录取了两个盐中,两个东中,一个仓中,七个唐中,还有两个中专校。升学率在全县遥遥领先。我顺利地被江苏省盐城中学录取。

建校60周年学校发展座谈会在博思楼报告厅隆重举行。王校长和教育局、新街镇领导先后讲话后,我们看到了学生书画篆刻社团、合唱社团、诗文朗诵社团的展示和演出,看到了全体教师上台朗诵的《新街赞歌》。这些节目充分展现了新街中学师生积极向上,敢为人先的精神面貌。鲐背之年的老校长濮洵波和耄耋老教师王祖秋回顾了创建学校的艰辛历程,对学校发展提出了中肯建议,可说是为与会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传统课。63届校友、东台市首任市长、原盐城市人大副主任叶守民和85届校友、清华大学教授、国家重型燃气机总设计师顾春伟等同志分别发言,他们是新街中学历届毕业生的杰出代表,他们深情的回忆和对母校的期望,尽显拳拳之心。

据王维平校长介绍,新街中学坚持质量立校,凝心聚力,努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初中”,先后荣获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江苏省平安校园”等数十项光荣称号,中考成绩连续多年居于盐城市农村初中前十强,其中、连续两年居于盐城市农村初中之首。

是啊,60年来,从新街中学走出的学生,不论是继续深造,还是躬耕劳作,不论是从政从商,还是应征入伍,个个都是中坚骨干。校友中有党委政府的领导,如叶守民、崔广玉、沈华山、姚施骏、丁年元等等,有军界警界的精英,如顾锦福、申成法、王立、张石余等等,有大学教授,有科研学者,有企业高管,有专业大户,有人民教师……特别是很多同学扎根新街,成为镇村领导,他们为新街镇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时此刻,我特别怀念崔鑫、袁浩、陈树龙等同学,他们为家乡的建设殚精竭虑,发扬“小车不倒只管推”的精神,最后病倒在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岗上。

新街中学,我的母校,虽然离开已经57年,然而时间的距离丝毫没有冷淡我对母校的那份眷恋。我衷心祝福母校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本文作者系东台市公安局原副局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6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