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

以旅游人类学视角探索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4/13 14:03:01   
北京手足癣哪个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zjft/210630/9125676.html

  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文

李雨竹

  旅游业业态的发展与完善影响着新住民、原住民和游客,而保护本地农耕文化、节庆文化等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摄影/李雨竹

  生活富裕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根本,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乡村旅游业发展,显然已成为多数农村地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首选方式。原本闭塞、落后的边疆村寨进行旅游开发,是对乡村振兴战略号召的响应,也是危机与挑战并存的一场试验。

  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所代表的哈尼民族村寨、灌溉系统、水源林及水稻梯田以“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之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哈尼梯田成为人文、自然价值并重的旅游胜地,其开发价值不言而喻。而元阳县新街镇行政区域内的箐口村、普高老寨、阿者科村是其中的典型村落。在旅游人类学(其核心研究命题与文化变迁、文化商品化、旅游如何影响原生态文化相关)的视阈下,探索旅游开发手段对于当地乡村振兴和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箐口村:“由外至内”式发展

  元阳箐口哈尼族民俗村位于元阳老县城新街镇往南6公里处,隶属于新街镇土锅寨行政村。“箐口”在哈尼话中对应为“欧补”,意思是泉水丰盛的地方。政府文件《元阳县箐口哈尼族生态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显示,红河州政府和元阳县政府总投资.35万元,对箐口进行了基础设施的提升和民居改造,使之成为元阳梯田核心区唯一的游客定点接待村。

  箐口村是元阳县将“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进行申遗的过程中所打造的第一个民俗村落,是政府向世界推出的一张哈尼民俗文化名片。在政府为主要引导的这段时期内,箐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里面多了硬化道路、公厕、图腾柱、广场、文化展览馆等基础设施,居民也从之前的土坯房搬到了钢筋水泥房,村内组建了专为游客展示哈尼文化的歌舞文艺队(20人左右),年末每一户都有门票分红。对于村民来说,这一阶段村民对于未来旅游的发展抱有很大希望,期盼能从中获取一定经济利益,来补助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的贫困生活。

  年,由于没有过多精力进行箐口村旅游方面的经营管理,村子便寻求外部合作,组建了“云南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自此,箐口进入旅游业直转而下的阶段——世博公司经管箐口之后,并不尊重居民的传统民俗文化,也没有引导村民适应旅游开发,因此带给村民旅游方面的收入并不多。而后,外来者与原住民之间的摩擦也越来越大,村民受教育程度有限并受语言不通的阻碍,无法主动适应旅游所带来的改变。

  著名人类学家杨圣敏教授认为:“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一定越快越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完整的保留,会具有维持社会平衡的功能。假如外力轻易把当地传统文化破坏了,又没有即时建立起新文化,这个社会就会陷入混乱。”不可忽视的是,箐口的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受到了极大冲击。

  损坏最为严重的是当地传统节日。目前箐口传统节日昂玛突、十月年、矻扎扎已经完全没有仪式,只是村民在家中自己度过。以前,传统节日一般由全村一起庆祝,需要有人统筹安排,此人在传统哈尼文化中被称作“咪谷”。作为全寨人际关系最好的人,咪谷显然是可以统服全寨的话事人。但箐口已经没有咪谷,随着闭塞的村寨被打开,寨内或大或小的冲突都使得咪谷要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其担任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与其说没有人符合担任咪谷的条件,不如说没有人敢说自己有担任咪谷的能力了。

  此外,在传统建筑保护方面走过弯路。年开始,箐口进行了对于传统土坯房的改造。当时并未有保护修葺旧建筑的意识,而是将寨内建筑全拆改为钢筋水泥房。钢筋水泥房虽然保持了蘑菇的外观,但是却已“名不符实”,“冲突”也因此产生:对村民而言,古老的蘑菇房并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但以城市人为主体的游客会更喜欢“原生态”、“古旧”的建筑,以满足对于农园耕种生活的想象。此后,箐口的建筑改变有了新的应对方式:新盖房子或者拆房都需要和政府报备审批。目前,箐口的建筑景观处于稳定的状态。

  在传统歌谣与民族舞方面,情况较为复杂。箐口本地有丰富的歌舞资源,常见舞蹈有木雀舞、莫撮撮、罗撮撮、扇子舞、碗舞、狮子舞、棒舞、刀舞等,歌曲有哈尼古歌哈尼哈吧等。这些分别以传承人收徒、小学增设课程和组建文艺队的方式进行传承或宣传。年到年之间,政府会组织当地青年组成文艺队以展示箐口民歌民舞文化。但在文艺队以文化展演方式展示民俗文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在非传统节日期间表演节日祭祀舞蹈,跳非本寨甚至非本民族歌舞舞步的情况。游客大部分只求热闹新鲜,并不懂其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展演形式的保护,可以有效将传统舞步、传统歌曲传承下来,却将这些本应该在特定时节、节日、祭祀上出现的歌舞去神圣化。

  自年开始至今,箐口村的发展危机与机遇并存。机遇表现在:第一,年“元阳哈尼梯田”终于申请世界遗产名录成功,很长一段时间都属于官方宣传、推荐的景点。来到当地,“多依树看日出,老虎嘴看日落,坝达看云海,箐口看民俗”是游客不成文的参观路线,长期以来村内的改造与提升让箐口获得了不小的知名度。第二,年,箐口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危机表现在:第一,作为箐口旅游管理方代表的世博元阳公司,与箐口村民之间存在矛盾。第二,旅游发展之后,寨内村民收入不均衡引发了邻里之间嫉妒、不满等情绪,导致村民内部矛盾重重。

  不过,箐口梯田放荒情况并不多,原因有二。第一,箐口民俗村打造时间较长,曾经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政府对于梯田景观出台了相关保护政策,呼吁民众不放荒梯田,而箐口村村民也积极响应。第二,箐口村自然条件优越,泉水丰沛,不必费太多心思引水种田,相较其他缺水村寨,劳作难度低。

  普高老寨:“野蛮生长”式发展

  普高老寨距新街镇23公里,隶属于新街镇多依树行政村,是哈尼族彝族混居村寨。根据年数据,农户户,乡村人口共人。据《元阳县年哈尼梯田核心区片区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显示,普高老寨作为重点建设村落,由政府投入资金进行停车场、广场、道路硬化、指路标识等基础设施相关方面的提升。

  相较于箐口村旅游业的整体规划管理,普高老寨的管理模式更加粗放。这里的旅游业发展基本由外地人主体带动,本地人有限参与,整体上是无规划的。普高老寨有地理上的优势:地势坐南朝东,南高东底,更适合观看日出;梯田形貌蜿蜒逶迤,更适合进行拍摄。因此吸引了不少驴友、摄影爱好者的驻足。而且,由于在天亮日出之前从新街镇上的酒店赶到普高老寨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舟车劳顿不便于以很好的精力状态进行拍摄,越来越多的摄影者有了在普高老寨住宿的需求。

  年开始,普高老寨出现了背包客所开的第一家客栈“阳光客栈”。在此之后,大大小小的青年旅舍、客栈、酒店、民宿应运而生。其中,客栈、民宿较多,属于个体工商户,会在旺季雇佣当地人帮工;大型酒店数量较少,也会雇佣当地人做一些体力工作。这一切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一位客栈老板这样描述:“那时候来开客栈,主要是因为这个地方实在太美了……我们这些人到普高老寨开客栈,对当地绝对是有所裨益的。我开了客栈以后,我母亲还从老家跑到这边来支教。而且,我一直在向住在我旁边的村民一家雇佣工人,甚至客栈里面人特别多、照顾不过来的时候,还介绍我的客人去他们那里。他们家在村里建房子、在城里买房子,这些‘收益’可以说都是我们外地人来搞旅游带起来的。”

  在年“元阳哈尼梯田”申请世界遗产成功之后,普高老寨这一阶段客栈、饭店迎来爆发式增长,更多本地人因为和外界进行了交流,也开始向外地人学习一起做生意。沿着公路,村子里开始有更多的地皮盖起房子、做起铺面,营业做起旅游业。问起当地高中生,觉得大量的游客和外来经营客栈者给村寨带来了什么?高中生说道:“他们比我们会做生意,但也没什么不好的。我记忆犹新的是有一个外国人,来了以后就开始从小卖部买一些吃的分给街边每一个晒太阳的老人。”总体来说,普高老寨原住民和外来者保持着有限的人情往来,更多的是雇佣关系。

  由于大量人员外出或在本地务工,普高老寨获得经济收入的方式多种多样。种植梯田收入并不可观,在人力兼顾不匀的情况下,普高老寨存在梯田放荒情况。本地人有一定经济基础之后开始修建新房,传统建筑即土坯蘑菇房存在数量较少。但普高老寨婚丧嫁娶、传统节日等基本依照传统进行,受到旅游业的影响不大。寨内老板并不会将本地节日、仪式作为招揽游客的方式。有客栈老板这样解释:“这些活动我们根本不敢胡乱介绍。因为原住民不一定乐意让你过去参加,游客有些时候也过于冒昧、打扰。曾经有游客去参加婚宴,然后对方按照婚俗问他收礼钱,搞得双方都很尴尬的情况。如果村里正在过节,而店里刚好有客人问起,我们会大致提一下。”

  

  共赢旅游业业态的发展与完善影响着新住民、原住民和游客。图为阿者科传统民居所改造的咖啡厅。摄影/李雨竹

  阿者科村:“由内向外”式发展

  阿者科村距新街镇27公里,隶属于新街镇爱春行政村。根据年数据,村民小组共65户,人。“阿者科”一说为意为“一个吉祥的小地方”,另一说意为“滑竹成片之地”。

  年,云南省住建厅通过《元阳阿者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之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朱良文教授带领团队对于阿者科村内传统哈尼民居进行修缮与维护。年,阿者科村寨由中山大学保继刚团队接手开始成立集体旅游公司,对于村寨进行整体旅游规划,引导村民持续耕种梯田、保护传统民居住宅,在特定时间点进行分红,主要收益者为村民。

  在两所高校专业背景的加持之下,阿者科村名声大噪,成为乡村振兴、旅游扶贫的典范。在箐口村案例之后,当地政府认为既然“外力开发式”无法助力当地发展,那么应该转而采取“内生引导式”。目前看来,这种发展方式更好地促进了村寨有序发展。

  相比于其他两个村寨,阿者科创立了明确的规章制度。村内建立了集体旅游公司,利润三七分:村集体留30%,用于后续经济开发建设,壮大集体经济;居民分红占70%,分红中传统民居分红比例最高,占40%,梯田在耕分红30%,居民在住分红20%,户籍留地分红10%。因此,阿者科梯田耕种情况十分良好。而阿者科的蘑菇房也是三个村庄中保护最完好、改善最妥当的。年,昆明理工大学对于阿者科村内传统哈尼民居进行了修缮与维护,具体措施包括加固加厚墙体,加大窗户等,使得阿者科的蘑菇房在保持传统风貌的基础上得到了现代化的改造,令传统民居有了新内涵。目前阿者科还存在9栋钢筋水泥房,但都在做恢复传统的准备。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传统民居分红,这一制度旨在鼓励村民保护蘑菇房传统民居,保护阿者科旅游核心吸引物。分红的规定是:1.房屋为传统民居且尚未出租,分得全部传统民居分红;2.房屋为传统民居但已出租,可分得50%传统民居分红;3.房屋为钢筋水泥房,不得此部分分红;4.房屋改建回传统民居,经验收合格挂牌后,可重新分得分红。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高校机构帮扶促进了阿者科的传统建筑的保护。由于存在宏观管控,阿者科寨内存在传统民居改造的咖啡馆、艺术展览场所,且只有一家民宿开业,不存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

  在其他民俗文化方面,阿者科集体旅游公司选择以体验式旅游的方式来进行文化保护,即向游客收取一定费用,以雇佣村民带领游客的方式进行体验式民俗文化活动。在这样规划较强的引导之下,阿者科传统节日礼俗遵循古规,村内大小咪谷完备,会有游客专程赶来和村民一起庆祝节日。

  村民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元阳梯田作为文化价值、自然价值并重的文化遗产景观,由原住民所创造,是招引游客的旅游吸引物,也是当地旅游行业蓬勃发展的根本。而个体经营者、企业主、开发公司从业人员虽然为当地开发做出了相关贡献,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在本地单独存活,他们对本地居民有着最本质的依赖。

  近年来,在工业化进程向前、商品经济飞速发展、农村年轻人大量进城务工的背景之下,种植梯田的微薄收益显得吸引力十分微弱,农产品在没有包装营销的情况下带给农业从业者的收入并不高。加之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原本封闭的山寨与外界沟通日益顺畅,年轻人很容易被山寨外的花花世界所吸引而选择弃种梯田,梯田长期没有修缮,荒废之后是很难重新进行种植的。对于持有“梯田作为祖先所传,不能荒废”观念、本人却在外务工的年轻人来说,因为农忙与务工时间冲突,需要在忙不过来的季节请工收稻、雇人背谷或雇马背谷,维持梯田正常运作意味着自己长期处于负收益状态。在此情况下,保护本地农耕文化、节庆文化等本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对于哈尼族本民族来说有重大历史文化意义,而且在旅游业的发展上也有不容忽视的经济意义,同时,旅游业业态的发展与完善也影响着新住民、原住民和游客。

  认清发展主体,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从阿者科村的成功范例中可以看出,发展旅游的发展主体、受益主体、行为主体,应该都是村民。如果在发展过程中,主体受到冒犯或者不悦,民俗文化被破坏,旅游业将无法正常发展,容易导致各方皆输的局面。此外,体验式旅游即开发商售卖体验式旅游服务,让外来者去体验村民生活,可以促进原住民与外来者互动。例如,开发面向学龄儿童的梯田捉鱼、面向妇女的古法纺织(打褙子、植物染)、面向中小学生的三农研学活动,可以在达到创收目的的基础上,促进开发商、村民、游客三方联动。

  (作者系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硕士研究生)

  (《小康》·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年12月上旬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0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