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

晚潮多依树的天上人间

发布时间:2023/5/14 20:07:25   

□叶青

上帝不小心打翻了他画画的调色板,掉落到人间,着陆在云南巍峨连绵的哀牢山。哀牢山元阳梯田因此声名遐迩。

想体验一下大地雕塑的视觉震撼,去年国庆长假,我们穿行于云雾缭绕的哀牢山区,自驾到哀牢山南部的多依树景区。

一千三百多年来,红河哈尼族人在这里生生不息,用双手创造出来的世界农耕文明奇迹,是人类的一场浩大持久的修行。它召示着我们前往。

天黑抵达。我们住进多依树峭壁上宽敞温馨的民宿。收拾好行装,下楼围坐在客厅米黄色软垫沙发上,一位哈尼族妇女正在给壁炉添木柴。她戴着古朴的带有刺绣图案的尖顶三角头帕,藏青色左大襟上衣的领口、袖口、斜襟上都镶有彩色刺绣花边,传递着民族丰富的文化信息。

火烧得很旺,噼噼啪啪,散发出果木特有的香气。餐桌上的铜锅,已经传出汤沸了的扑哧声。那晚,热腾腾的铜锅鱼汤温润了我们的脸色,炸得金黄的野生黑蜂蛹喷香可口,是我们舌尖上初恋。纯白色成板的蜂房,整齐划一,严丝密缝,不由感叹哀牢山连黑蜂都是能工巧匠。

天麻麻亮,隔壁阳台传来低声絮语,那是同行的旅伴早起坐等奇景了。我兴奋地裹起睡袍,冲向阳台,期待一场变幻的默片。仙境的序幕将徐徐拉开,我会是最虔诚的观者。

云团扑面而来,如大海的浪涛,翻滚、冲击、聚拢,跌宕起伏,绵延不绝。它们似乎演练过,合榫合卯,无缝无隙。我扶住栏杆,淹没在云雾中。

九点,女店长上楼请我们下去用餐。

她深深的酒窝露出来浅浅的微笑,宽慰我们说,多依树的梯田很经典,秋末初冬来这里全靠运气,这运气就是天气——风大了才能把云雾吹开,才能看到你们心目中的大地雕塑。现在已经给稻田放了水,太阳出来时,朝霞和云彩倒映在梯田的水面上,光影五颜六色。25年前,一个法国旅行者来到这里,看到眼前万亩梯田的壮美景观震惊得不得了……你们眼里的绝世风景,是我们祖祖辈辈的日常生活,只是这里的气候变化无常,不知道云是不是能散开。

这么说来,能否看到元阳梯田的真容还有点玄。

饭后,我们坐在客厅,看书、聊天,给壁炉添加木块,貌似悠闲,却不时向外张望,或踱步窗口,来来回回。大约11点左右,房间光线突然明亮起来,我们奔出门外,悬崖对面蘑菇形的屋顶和黄褐色的群屋在上下云层之间露了出来,有千年蕴色的美丽,那是哈尼人的村寨。一片云从村寨前掠过,世外桃源般地飘缈,似神灵的居所。从峭壁往下看,莽莽苍苍的山谷层层递进,有万千线条盘旋在一半银一半金,不,一半宝石蓝一半玛瑙红的土地上。我们激动地抢抓相机手机奔向楼顶。当我们气喘吁吁跑上三层高的平台,天空瞬间落下帷幕,白茫茫的云雾铺天盖地。

店长说,不要急,先让元阳的田螺、竹虫、铜锅鱼和建水草芽养养你们的胃。

铜锅里鱼汤噗噗作响,有鲤鱼、编鱼、鲫鱼,这些鱼从禾穗抽浆到稻米收割,一直受禾穗滋养,肉质细腻滑嫩,因为有一股禾花花香,统称为禾花鱼。

建水草芽同样白白胖胖。店长知识面很广,她说,你们从浙江来,南宋杭州叫临安城,我们红河州明朝有临安府,建水草芽就是临安府所在地的特产,当年可是十分辉煌。原来这里的小美食还有大背景。

午后休息,为我们添柴火的哈尼族大姐帮我们看着天上的动态。都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今天没有消息意味天空没有新动作。

云依然没有打开的迹象,云层比昨日浓厚,天还下着雨。我们干脆围拢在餐桌上与员工聊天,店长拿出一套建水古城的紫陶壶为我们泡茶,一位二十几岁的哈尼族小妹哼起歌来∶

还没做好准备

三月已悄然来临

又到栽秧的季节

田里的秧姑娘

早已等不及

要出嫁了……

哈尼族姐妹一起“哈尼哈吧,哈尼哈吧”地伴唱,姑娘的歌声朗如明月。

她听说我们下一站要去蒙自,告诉我们自己毕业于蒙自市职业高级中学。刚才唱是的《哈尼族四季生产调》。高中毕业后正逢元阳梯田在第三十七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政府号召唱响哈尼古歌,发展红河旅游。自己就回到多依树,从事旅游业,现在还没到旺季,就在店里帮忙。

“我们的先辈远古时是西北氐羌部落,生活在西北高原,是马背上的民族。因外族入侵,一路向南,经过漫长的迁徙在隋唐时期渡过红河,来到哀牢山下,从游牧民族变成农耕民族。先辈们在哀牢山向阳的缓坡上开挖旱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通过平整和种熟土壤,变旱地为旱田,再挖筑台面,堆垒泥土,形成田埂,引高山树林集水,通过水渠逐层流入田块,形成水田,水流汇于山脚河流,形成一个水汽循环系统,滋养一代代哈尼人。如今元阳梯田的神奇和壮观,就是我们哈尼族人世世代代栉风沐雨,日夜雕琢,化腐朽为神奇的一部史诗。”她描绘着这片土地千年凝聚的美丽,诉说先辈从马背上跃下来,变贫瘠山地为肥沃水田的艰辛,勾画一代代哈尼人匍匐弓耕的凝重背影,我们沉浸其中。

风拉斜雨线,白蓬蓬的云被天空的脚踩得湿漉漉。一位皱纹已在脸上肆意纵横的哈尼族老人劝慰我们:见与不见都是缘。

我们暂时抛开调色板,学着唱春季开秧,夏季葱茏,秋季收割,冬季休耕的《哈尼族四季生产调》,一起随乐作舞。

晚上,我们一行六人都在研究天气预报:雾,西南风一级,下面一行小字是小雨。但没有一个人有离去的意思,或是灯火可亲,我们已是闲坐于峭壁的家人,或是还存一丝丝侥幸,明天突然刮一阵风,见云开雾散。

早餐后,我们穿上羽绒服,扒在阳台的栏杆上,渴望有一双穿透云层的眼。店长一上楼,就被我们抓着问:天光要显露了吗?不,我想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店长露出了羞涩的笑容。

两天下来,我们知道她是四分之三哈尼族血统,四分之一彝族血统,是原住民。

我们跟着她在没有硬化的村道上绕行,双手下意识地撩拔着云雾,钻进了多依树迷离的世界。

多依果满山遍野。见过玉环文旦果压弯了枝头,落地化泥,没见过一棵果树上结百千个果。店长说,多依树也叫云南移,十月正是多依果收获的季节,一棵多依树三到五年就能结果,十年老树可产几百公斤甚至一吨的多依果。果子可生吃,也可在泡菜坛腌制,或加工成果脯。多依果泡酒可舒活筋络,降血糖血脂。

我们随手摘下一个形似鸭梨,青黄中泛着橘红的多依果,象酸酸的苹果,又象家门口的青梅。

我们继续在云雾中穿行,来到一棵近十米高的多依树下,店长停住了脚步,拔开多依果,树身上刻着的“哈彝”两字清晰可辨。店长说,哈尼族恋人约会地点不是你们城市里的影院、咖啡吧,是多依树。我站在村头第几棵多依树下等你,不见不散。这是哈尼族小伙子向心仪姑娘发出的爱情信号,这里的每棵树,都见证过无数哈尼人的爱情。这颗树就是当年我和彝族帅小伙约会的地方,十年了,当年邀约之人已是蒙自过桥米线店的老板,我留恋多依树,各自一方谋生活,但每年都要一起来抚摸一下这棵树。

甜蜜之地,云树缠绵,原来这里是人间的伊甸园。

她引领继续往上走,到达多依树观景台,这最佳观景点,因有密集的多依树而命名的。我靠在树上,闭上双眼,红河哈尼梯田五彩斑斓的奇观扑面而来……朝霞烧红了天空,万千川流汇成天空之镜。

我们时常离开眷恋的城市,去寻找神话,探寻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奇迹,感知天地的震撼和生命的伟大,等待,追寻,希望饱览所有的风光。但在博大的自然面前,我们很渺小,若有片刻的拥有便是永恒的存在。一次旅行就是转换几天生活状态,不要执着于事先做好的攻略,多依树的美好喻意、哈尼族的四季生产调、十月收割后的水田美食,哈尼人从马背到山地里的华丽转身,都在攻略之外,却留给我们无穷的回味。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本文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5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