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阳县 >> 元阳县特产 >> 云南元阳以大讨论推动大提升实现大发展
美丽县城建设让市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特色产业鼓起了广大群众的腰包;“乡村蓝店”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行进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城乡之间,所到之处,一派抢抓机遇、敢为人先、加快发展的喜人景象。而这种景象正是元阳县围绕“七论七破七提升”,推进“担当实干争先跨越”大讨论活动落地见效的结果。
美丽县城建设提升百姓幸福感
“元阳县城越来越漂亮了,我们居住在这里很幸福!”正在公园享受午后阳光的市民普风英的一句话,道出了元阳县发展理念的时代变迁。
元阳县以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在思想上“破坚冰”,在行动上见成效,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聚焦美丽县城建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成效。
“通过这场大讨论,城乡建设的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了。”元阳县住建局局长普荣说,元阳县始终坚持围绕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红河州南部次区域中心城市”和“休闲度假胜地”3大目标,以民生为根本,紧扣“干净、宜居、特色、智慧”四大新要素,着眼于增强发展能力、改善环境、完善功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厚植绿色生态优势,绘就宜居美丽新元阳。
在美丽县城建设中,元阳县本着“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综合整治”的原则,加强城市管理,加大集贸市场和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对道路绿化带、建筑渣土、卫生死角等进行清理,提升人居环境,同时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投入万元建设城区智能交通系统,重新施划更新了城区道路交通标识、标线,规范车辆摆放秩序,改善县城交通秩序,让南沙宜居宜业新颜轮廓越来越清晰。
如今的元阳县城,街道宽阔整洁,绿树成荫,芳草连片,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城市承载能力和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广大群众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闯出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是关键。如何夯实产业基础,让产业发展“造血”动力更强劲?
元阳县党员干部以“抢”的意识、“谋”的自觉、“闯”的干劲,立足资源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造南部山区生态蔬果、排沙河流域冬早蔬菜、中部种植养殖、城区周边乡村旅游四大产业带,大力发展红河谷热区特色农业,已形成了旅游、生态养殖、热带水果种植、冬早蔬菜种植、农业观光为主的五大特色产业。
走进元阳县宏源果业有限公司无花果种植基地,果香扑鼻,沁人心脾。几乎每棵无花果树的枝头都缀满了大小不一、青红相间的果子。
“在这里种植无花果树有着很大的优势,今年又会是一个丰收年。”宏源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志金对记者说,无花果每亩产量可以达到1.5吨至2吨,加之元阳县天气干热、光照强等独特的气候条件,无花果甜度高,四季均可结果,价格稳定在每公斤15元左右。
大讨论活动推动产业大发展,元阳县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为抓手,重点发展哈尼梯田“稻鱼鸭”综合种养主导产业,辐射各乡镇打造乡村养殖基地、刺绣文化传承基地、特色蔬果粮食种植基地,积极探索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产业发展正全速前进。
切实解决群众就业难题
“劳动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元阳县人社局就业科科长姚健鑫说,自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元阳县积极探索具有元阳特色的“乡村蓝店”人力资源生态链服务合作模式,以务实举措,推动解决群众就业难题,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在元阳县“乡村蓝店”人才招聘大厅,前来咨询就业岗位的群众络绎不绝,不少群众希望通过“乡村蓝店”的云蓝直聘服务平台找到满意的工作。
“乡村蓝店”创始人兼总裁张正华介绍,目前,“乡村蓝店”模式带动元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19万人,全县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7.7万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乡村蓝店”仅是元阳县大抓人才建设的一个缩影。按照“党政引领、市场运作、效益共享、助力乡村振兴”的原则,该县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乡村振兴本土人才队伍,在人才振兴上写足文章、做足政策、展现优势。同时,依托东西部协作平台,坚持干部互派交流学习,先后选派5名干部、4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上海市挂职学习,举办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4期,培训专业技术人才人次。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