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阳县 >> 元阳县简介 >> 他把女友劝进云南深山,成了方圆十里唯一的
四周一座连着一座的大山,山路弯弯曲曲犹如看不到头。
有一种人,他们犹如一盏灯,为孩子们在大山中照亮了通往山外世界的路,他们就是乡村教师。
年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奖名单即将于年1月20日揭晓并颁奖,云南共有3位教师获得终评提名,有望登上领奖台。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走访了这3位老师,探寻是什么让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留在了大山深处。李冬便是其中一位。
当李冬开着自己年花了元买的长城汽车,只要一个小时就能从元阳县牛角寨乡开到自己所在的学校果统小时,让他做梦也想不到,短短十年间,这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二级公路修好了,到学校村子里的水泥路修好了,新学校建起来了。而且,高速公路也要通了,村子里的农房也一家一家变成了砖混楼房。但没变的,那就是他和妻子黎太朵仍然是这大山中方圆十里八寨中惟一的两名汉族老师。
山里孩子对知识的渴求留住了他
李冬和黎太朵都是富源县十八连山镇出生长大的人。从初中、高中到大学,两人都在同一所学校读书。老家虽然也是山区,但那是丘陵山区。年,李冬从文山学院毕业后考上了特岗教师,被分配到了元阳县牛角寨乡果统小学。这里的几个寨子全部是哈尼族,学校里还从没有汉族老师来上过课,更没有过女老师。
那时,元阳至绿春的二级公路还没有修通,而从牛角寨乡到果统寨子就是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学校也是30年前村民凑钱盖起的泥土房,教室和黑板也是坑坑洼洼的。李冬想不到这里是如些贫穷,娃娃们看到外人又害羞又胆怯,原因就是他们都听不懂汉语,当时的情况是,这个学校的考试成绩,可以用不好意思说出分数来表达。
上了一段时间的课后,李冬发现,这里的村民和娃娃都极为朴实,娃娃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大山外面的向往让他心疼,于是他打消了退怯的念头,反而不断地动员劝说正读大四的女友黎太朵也报考到这里。
年,黎太朵经不住劝说,终于报考到果统小学。报到那天,村里的一辆手扶拖拉机去接她,从牛角寨乡里到寨子里,20多公里的泥泞山路,拖拉机在路上出了几次故障,一直到凌晨3点钟才到达,把黎太朵都吓哭了。
看到有学生冬天赤脚上学,他震惊了
女友到了,李冬的心也静下来了,两人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又请教原来的老师后,制定了精细的教学计划,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学中,仅仅一年的时间,学校多个年级的语文、数学成绩就跃到了全乡第一,这让人对这两个年轻人刮目相看。年,李冬担任学校的教导主任。
看到有一位学习极努力的学生,冬天里竟然还赤脚来读书,李冬极为震惊,于是他利用赶街天到了乡上,花50元买了一双鞋子。在学校对优秀的学生发奖状时,那名考了全乡第一的学生除了领到奖状,还意外地收到了李老师发的新鞋子。
让李冬想不到的是,下午就餐时,那名同学大汗淋漓地端着一碗热乎乎的水豆腐,提着一把野菜站在食堂外面对他说:“李老师,这是我妈妈做的水豆腐,这是我摘的野菜,送来给你的。”在校长的提醒下,惊讶中的李冬收下了学生的礼物。后来他才知道,那把野菜是学生花了近3个小时,爬到两公里外的大山上摘来的。
因为这样的家庭很多,仅靠个人力量根本无法帮过来,李冬在和校长商量后,联系到了上海做公益慈善的爱心人士,经过考察和对接,每年学生们都能收到爱心人士资助的衣服、鞋子、学习用品等。同时,在他们的资助下,学校的课桌椅和许多办公用品也是焕然一新。后来,在香港慈恩基金会餘經桓先生的捐资下,学校另行选址,建盖了新学校,学校有了操场、有了篮球场,有了乒乓球桌。年,李冬被任命为果统小学校长。
记者探访李冬时,他正组织老师们,将今年爱心人士资助的新鞋子,发到每个学生的手中。
为了给孩子们完整的家,他想尽办法“留人”
果统小学现在有7名老师,其中3人是哈尼族,2人是傣族,而全校名学生,全部是来自于周围5个寨子的哈尼族,其中还有10多名寄宿学生。由于当地耕地有限,大部分学生的父母都到外打工,多数学生就靠家中的爷爷奶奶带着,为了充分跟老人沟通留守儿童的教育,学校经常要召开家长会,但是,这些老人大部分都听不懂汉语,为此,每次开家长会,学校都要请翻译到场,将老师交待的事情,讲解给爷爷奶奶听。
从红河卫校学成回来的龙晶是村医,她不仅是家长,还成了家长会上的翻译。她告诉记者,以前这个学校的学生成绩非常的差,语文考试平均分就是10多分,数学考试就是20多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中的老人不会讲汉语,小孩就没有汉语基础,上学时听普通话极为吃力,而以前的老师都没有学过标准的普通话,这让学生在地方汉语、普通话和哈尼话的互相转换中学得极为吃力,成绩自然难以提高。李老师家两位老师普通话标准,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很快适应了,学生的普通话提高也很快,学习成绩就好了。
为了想尽办法让更多的家长留在当地,李冬和上海爱心人士开展了“果统村的红米:让爸爸回家的梦想”公益项目,每年的哈尼红米成熟时,由上海方面以稍高于市场价的方式在当地收购,加工后在上海销售,销售的利润又返给当地交售稻谷的人家,这样让在家耕种的家长,既陪伴了儿女,又能有更多的经济收入。虽然这样的方式很艰难,但李冬和老师们却在努力地探索着。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任锐刚通讯员王跃摄影报道